[实用新型]一种节水水龙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8907.2 | 申请日: | 2014-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申宁 |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 |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曲成武 |
| 地址: | 27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节水水龙头。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其匮缺的国家之一,排名世界第121位,人均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到近450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达200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达到60亿立方米。1995年以来在中国国境内消失的河流占到全部河流的一半,原因是过度开发。全国有监测系统的1200条河流中。已有近900条受到污染。全国有80%的主要湖泊和6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对于我国水资源严重匮缺的现状,在淡水资源匮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仍然肆意挥霍宝贵的水资源,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浪费仍十分严重,除了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以外,缺乏优良的节水器具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市面上的水龙头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原因是:1、人们节水意识淡薄,用水观念落后,在小水量既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将水龙头开关开到最大,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2、水龙头功能单一,在人们用水时,水龙头往往是恒定流量给水,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最佳给水量,造成大量的水白白流失。3、开关档位不明确,拥有节水意识的人在实际使用水龙头时,根据需求调整水龙头开关,往往不能做到一次调整到位,一般需要1-3次才能得到合适的出水量,在调整水龙头开关过程中,会造成水资源浪费。4、有些水龙头具备多功能开关来实现节水,但由于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给使用者带来操作上的不便,使得在实际使用中难以有效节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通道切换和强制节水功能的节水水龙头,密封效果好,且使用时可得到合适的出水量,最终都能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水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1,手柄2和阀芯3,水龙头主体1中空,水龙头主体1上部空腔内设置有由手柄2驱动的阀芯3,阀芯3外固定有阀芯压帽4,阀芯压帽4与手柄2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5,所述阀芯3的底座7上设置有热水进口14、冷水进口15、出水口A16和出水口B17,出水口A16与水龙头主体1的放水通道18相连通,出水口B17与水龙头主体1的节水通道19相连通。
所述的阀芯3包括阀芯壳体6,底座7,调控杆8,转子9,动片卡扣10,陶瓷动片11,陶瓷静片12和内密封垫13,阀芯壳体6下部卡接底座7,调控杆8、转子9、动片卡扣10、陶瓷动片11和陶瓷静片12安装在阀芯壳体6内,调控杆8中部安装在转子9内,调控杆8上端从阀芯壳体6顶部中心探出,转子9与动片卡扣10连接,动片卡扣10与陶瓷动片11卡接在一起,陶瓷静片12卡接在底座7上,陶瓷静片12与底座7之间设置有内密封垫13,所述的陶瓷静片12上分别设有与热水进口14、冷水进口15、出水口A16和出水口B17对应的通孔A20、通孔B21、通孔C22和通孔D23,所述的陶瓷动片11上分别设有与通孔C22和通孔D23对应的U型空腔A24和U型空腔B25。
所述的手柄2的一端设置有调控杆安装槽26,调控杆8镶嵌在调控杆安装槽26内,结构简单,方便定位。
所述的调控杆8通过调控杆安装槽26一侧设置的紧固螺钉27固定,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所述的复位装置5,包括弹簧安装槽28,压力弹簧29和柱体30,手柄2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安装槽28,弹簧安装槽28位于调控杆8左侧,弹簧安装槽28内镶嵌柱体30,柱体30可在弹簧安装槽28内滑动,柱体30下端与阀芯压帽4相靠接,弹簧安装槽28与柱体30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29。
所述的压力弹簧29为不锈钢压力弹簧,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柱体30为金属柱体,坚固,耐磨损。
所述的陶瓷动片11为圆形陶瓷静片,所述的陶瓷动片11直径为28mm,所述的陶瓷动片11厚度为8mm。
所述的陶瓷静片12为圆形陶瓷静片,所述的陶瓷静片12直径为36mm,所述的陶瓷静片12厚度为4mm。
所述的放水通道18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起泡器31,水和空气充分混合,让水流有发泡的效果,有了空气的加入,提高了水的冲刷力,从而有效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申宁,未经王申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