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絮凝排污装置的双级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8528.3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杰;王淑芳;席巍;刘长青;郑业明;李军;李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纪佳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絮凝 排污 装置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絮凝排污装置的双级检测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目前我国污水处理采用的絮凝排污处理系统多是根据传统的絮凝净水特点设计,絮凝罐内外结构有许多缺点,往往会造成絮凝及排污过程脱节,且操作调整过程需停机后手工实现,技术方法落后。已有的絮凝排污技术通常会造成絮凝上清液质量不稳定,污物排放不及时以及不能连续自控供给等缺点,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在传统污水絮凝排污系统中,由于设备机构大都受到一次性操作限制,无法根据污水絮凝过程中的水质、色度及浊度等性质,适时得对污水进入、絮凝剂添加以及排污等操作进行调整,这样就造成絮凝排污的过程操作存在极大盲目性;
(2)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充足的上清液供给,现有絮凝排污系统,会利用水泵外抽存入后续存储罐的方法,同时还有系统会在絮凝罐体侧壁中部开孔,进行液体外抽。这些上清液提取方法不能够确保水质特性,并且频繁启停会对上清液连续高效供给的经济性带来极大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污水絮凝排污系统,以解决现有絮凝排污方法中操作实施盲目、不能系统全面进行干预调节以及上清液水质不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污水絮凝排污装置的双级检测系统,所述的污水絮凝排污装置包括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罐体2、支架3、双级搅拌机4、集水槽5、溢流槽6、沉淀器9、水质监测元器件、污物收集筒12、离心甩干机13,所述的罐体2放置于支架3上,所述的罐体2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与罐体2相连,用于将污水导入到罐体2内;双级搅拌器4的旋转轴位于罐体2内,沉淀器9安装于所述罐体2的出口处。沉淀器9的出口连接到污物收集筒12,污物收集筒12与离心甩干机13相连,污物收集筒12与离心甩干机13之间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双级检测系统包括有集水槽5、溢流槽6,所述的集水槽5和溢流槽6内焊在罐体2上端,所述的集水槽5用于收集污水样品,所述溢流槽6接收集水槽5外溢液体,集水槽5和溢流槽6之间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的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为中间带有Y型电磁阀体的输入管道;所述水质监测元器件分别安装在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和集水槽5中。
优选地,所述的双级检测系统还包括有设备调节中心处理器,所述的设备中心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和集水槽5中的水质监测元器件连接,所述设备中心处理器的控制端与絮凝剂导入管路1上的电磁阀相连连接,控制絮凝剂添加Y型电磁阀的开闭,所述设备中心处理器的控制端与与双级搅拌机4旋转轴控制电机连接,所述设备中心处理器的控制端分别与集水槽5和溢流槽6之间的电磁阀、控制污物收集筒12与离心甩干机13之间的电磁阀相连;端设备调节中心处理器通过两级水质监测反馈信号,第一级监测通过检测安装于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中的水质监测元器件,控制调节絮凝剂加入量和双级搅拌机4的转速,第二级监测通过集水槽5中的水质监测元器件,控制集水槽5和溢流槽6之间电磁阀开闭,并控制污物收集筒12与离心甩干机13之间的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实现污物周期外排至离心甩干机13。
优选地,所述的Y型电磁阀流出一侧安装有水质监测元器件,水质监测元器件为色度和浊度检测仪Ⅰ10,Y型阀流出管路由罐体2的侧壁接入。
优选地,集水槽5中的水质监测元器件为悬浮物检测仪、CODcr检测仪、浊度和色度检测仪Ⅱ11。
优选地,所述沉淀器9收集的污物通过设备调节中心处理器控制电磁阀定期排放至污物收集筒12,再经污物收集筒12底部电磁阀定期排放至离心甩干机1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絮凝排污系统用作整套污水处理系统中可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中高质量的上清液从集水槽流入溢流槽,安装于集水槽5的检测元件及时对絮凝过程中的的水质、色度及浊度进行检测,安装于污水及絮凝剂导入管路1检测元件对进入装置的污水水质进行检测,便于及时对污水进入、絮凝剂添加以及排污等操作进行调整,即实现了双级检测;污物收集筒设计可以实现絮凝和排污过程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定期排污,这样可以避免絮凝排污系统频繁起停,确保污水的絮凝过程可以连续不断,使得上清液可以连续溢流外存,而污物可以根据污物收集筒收纳体积的过渡设计,实现污物根据生产需求随时外排至离心甩干机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污水絮凝排污系统的连接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