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发电帐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8481.0 | 申请日: | 201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5/02 | 分类号: | E04H15/02;E04H15/10;H02N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涉及一种自发电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在休息时间多会选择旅游放松心情。户外活动是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而帐篷是驴友必备的户外用品之一,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室外用品,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安装、拆卸。
现有的帐篷形式多样,但大多功能单一,虽然现在帐篷的种类已经很多,但是功能大多限于野营露宿、遮蔽雨水或是阳光。但是野外环境复杂,存在虫、蛇、野兽或者小偷强盗等危险因素,一旦出现危险,人们的住宿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现有帐篷缺少供照明设备使用的电源,一旦携带的电源耗尽,夜间使用不方便。
当人们野营露宿在高山地区时,山顶上存在大风,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个自然能源进行发电,就可以为野营露宿的使用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风力发电设备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结构复杂,不便于旅行中携带,难以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并且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自发电帐篷,能够实现自供电,充分利用风能,实现对各种用电设备的持续供电,同时结构轻便,不增加使用者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帐篷,包括:帐篷面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帐篷面的骨架,还包括:设置在帐篷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摩擦发电机和/或至少 一个氧化锌纳米发电机;与至少一个第一摩擦发电机和/或至少一个氧化锌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储能装置;以及与储能装置相连的用电装置。
可选地,该自发电帐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能装置和用电装置之间的开关电路。
可选地,用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帐篷内部的LED灯,设置在帐篷外部的报警器和红外传感器,报警器接收红外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地,报警器通过无线连接方式接收红外传感器发出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无线连接方式包括RF射频或蓝牙连接。
可选地,该自发电帐篷的周围还设置有摩擦电缆或第二摩擦发电机,其中,摩擦电缆或第二摩擦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相连。
可选地,帐篷面上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与储能装置相连。
可选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骨架上。
可选地,储能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储能元件。
可选地,储能元件是锂电池、氢镍电池或超级电容。
可选地,第一摩擦发电机和第二摩擦发电机均为三层结构、四层结构或者五层结构,第一发电机摩擦发电机和第二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
可选地,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微纳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发电帐篷,在帐篷的表面设置摩擦发电机和/或氧化锌纳米发电机,当有风或气流吹过帐篷表面时,其上设置的摩擦发电机和/或氧化锌纳米发电机发生形变,由此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内部照明以及外部的传感、警报装置提供持续的电能,实现自供电,避免了电源耗尽后不能及时供电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携带轻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发电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发电帐篷的电路模块的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发电帐篷的储能装置的框图。
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摩擦发电机的第一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摩擦发电机的第而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了摩擦发电机的第三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了摩擦发电机的第四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