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人员安全报警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8434.6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庆;任艳君;王华平;曾利奎;李彩霞;向超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84/18;E21F17/18;G08B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zigbee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煤矿 人员 安全 报警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人员安全管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RFID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人员安全报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目前,由于国家对煤矿安全日益重视,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大中型煤矿均已大量装备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缺乏对井下人员位置信息的监控,目前还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井上人员难以及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和作业的情况。煤矿井下还存在着一些危险区域,如有害气体超标的区域、绞车运行中的斜巷、设备重地等,这些区域一般禁止工人进入,但井下巷道交错,环境复杂,普通的告示牌或警铃通知方式警示效果不佳。实现入井人员的有效管理、检测、跟踪、定位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以及事故后的抢险救援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煤矿工业的特殊性,目前普遍存在下井人员管理困难,井上人员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一旦事故发生,井上人员缺乏可靠的井下信息,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煤矿地下工作环境声音嘈杂,即使出现意外进行声光报警,也很有可能无法听见、看见。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识别工作人员的速度不够快,检测范围小, 成本高,当遇到险情时,无法及时有效通知井下工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感器节点识别速度快,能够随时检测环境温度和有毒气体浓度,出现意外时及时通知井下工作人员的基于RFID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人员安全报警管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RFID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人员安全报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中心、矿井口终端设备、至少1个zigbee基站、至少2个传感器节点和至少一个人员节点;监控中心和矿井口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交互信号,矿井口终端设备第三无线通讯模块的串口模块和zigbee基站的第四串口模块进行信号传输,zigbee基站的第四zigbee无线收发模块和传感器节点的第一zigbee无线收发模块进行无线信号传输,每个传感器节点的第一RFID模块和每个人员节点的第二RFID模块通过天线交互信号,每个传感器节点均带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
监控中心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采集控制,矿井口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并接收井下各个传感器节点传输的信号,传感器节点可以采集人员经过的情况,以及采集温度,气体的信号。有险情时,传感器节点迅速向人员节点进行信号传递,人员节点得到警告。矿井口终端设备第三无线通讯模块的串口模块和zigbee基站的第四串口模块进行信号传输,矿井口终端设备和zigbee基站的信号传输主要是用于操作和接受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信号,zigbee基站的第四zigbee无线收发模块在矿井下组成传感器节点信息汇集点,每个传感器节点的 第一RFID模块和每个人员节点的第二RFID模块通过天线交互信号,主要用于完成员工在每个传感器覆盖范围内的定位记录,报警信号传输,每个传感器节点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气体传感器用于采集可燃和有害气体的含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人员节点包括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分别连有振动电机、第二存储器、第二RFID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
振动电机用于发出振动警告,第二存储器用于储存数据资料,第二RFID模块用于和传感器节点、矿井口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第二降压模块为第二微处理器、振动电机、第二存储器和第二RFID模块提供电力供给。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人员节点设置在安全帽上,所述安全帽包括外壳和外壳内侧的防护层,所述第二RFID模块安装在安全帽的外壳的前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和第二降压模块固设在控制块上,所述控制块安装在防护层中,防护层的内侧的后部还嵌有振动电机。
振动电机安装在安全帽内侧的后部上,佩戴安全帽后,振动电机直接和后脑接触,后脑对振动反应灵敏,能够及时感受到报警信号,在声光报警不起作用的时候,更快速的通知井下人员,人员节点的第二RFID模块和传感器节点之间能传输信号,进行签到,身份识别。人员节点设置在安全帽上不占地方,方便携带,不新增使用者的负担。第二RFID模块安装在安全帽的外壳的前部是为了使收发信息的信号更好,更方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全帽外壳的前部上设有矿灯,安全帽本体外壳顶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连接矿灯和控制块上的第二降压 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穿梭车自动仓储系统的任务调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