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离全金属密封套管气恒压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8375.2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顾海洋;张永宏;张雪梅;崔长胜;郭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华跃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离 全金属 密封 套管 气恒压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套管气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分离全金属密封套管气恒压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目前国内工业发展的主流。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炼油行业等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在油田原油开采过程中,油藏流体随着压力的降低,原油中的轻组分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会从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挥发,形成套管气,在上部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柱,迫使油井动液面下降,使油井有效生产压降降低,产能下降,一部分气体随液流流入抽油泵泵腔,占据一定的泵腔空间,影响泵效,严重时会发生“气锁”,使抽油泵无法工作。目前油田多数油井的套管气由于气量小、压力低,无法直接进入集油流程,都是长期放空或定期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同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常规油井,套管气的回收主要有移动式套管气回收技术、定压放气阀回收技术、连动式低压抽气筒回收技术以及油管套管联通定压回收技术等,而上述各种技术只是对套管气进行简单的处理,然后把处理后的套管气输入集油干线,套管气不能有效应用,同时还造成油井产能下降的问题,投资大、维护管理费用高、耗电量大,经济效益不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希望研制出一种更为先进的套管气回收装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分离全金属密封套管气恒压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各类油气田采油(气)井口中套管气的回收与处理。该装置由智能控压执行机构、流量压力调节机构和涡流管自动分离加温机构组成,具有液气自动分离、气体自动加热、流量压力自动调节的功能等。调节弹簧载荷位置采用“金属平面旋转密封”结构,使整个装置达到“全金属密封”结构,具有抗腐蚀、耐高低温(-80℃-500℃)、密封可靠的特点,能有效防止采油电泵气锁现象的发生,控制套管气的排放量,维持流程压力与流量的安全稳定性,确保外输的顺利实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下主体、套管压力探测管线、涡 流腔、涡流管、金属密封垫A、螺栓螺母、上主体、金属密封垫B、阀芯、弹簧、金属密封垫C、调节管、旋转轴、阀盖、无级电机、数据交互仪、螺栓、金属平面旋转密封、波形弹簧、销轴、套管回压探测管线、喷嘴、孔板,下主体上面设有上主体,下主体与上主体接触的地方设有金属密封垫A,上主体左右突出部分上面分别设有一个螺栓螺母,上主体左边靠上位置设有套管回压探测管线,下主体里面设有喷嘴,喷嘴右边设有涡流腔,涡流腔下面设有孔板,涡流腔上面设有涡流管,下主体的右边设有套管压力探测管线,涡流管上设有阀芯,阀芯与上主体接触的地方设有金属密封垫B,上主体上设有阀盖,上主体与阀盖接触的地方设有一个金属密封垫C,阀盖上面左右分别设有一个螺栓,阀盖里面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下主体接触的地方左右分别设有一个波形弹簧,旋转轴与阀盖上面接触的地方设有金属平面旋转密封,旋转轴上设有数据交互仪,数据交互仪上设有无级电机,旋转轴里面设有调节管,调节管左边与下主体接触的地方设有销轴,调节管里设有弹簧,组成了一种自动分离全金属密封套管气恒压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华跃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华跃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