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无极紫外光空气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8032.6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阳 |
主分类号: | A61L9/015 | 分类号: | A61L9/015;A61L9/20;B01D53/74;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599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无极 紫外光 空气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微波无极紫外光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光被称作是不含化学剂的物理消毒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气的杀菌处理中,例如污水厂利用紫外光处理出水的粪大肠杆菌,医院用紫外光对密闭病房内的空气消毒灭菌等。
目前利用紫外光对空气消毒灭菌基本是停留在一个密闭范围内进行,利用带有灯丝和电源线的紫外模块释放紫外光照射四周的环境,并且紫外光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臭氧,从而消灭病毒。然而当需要用到紫外光处理流动的气体时,受到占用空间因素、紫外灯布置位置因素和电极损耗的影响,紫外灯并不适合配备灯丝和电源线,给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难题。现有技术中也没有提出如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流动空气的微波无极紫外光空气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波无极紫外光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的处理腔,所述处理腔内垂直于气流方向设有若干无极发光体,所述每根无极发光体均对应设有用于照射自身从而释放紫外线的电磁波发射源。经过电磁波发射源的照射,无极发光体释放波长在160-280nm的紫外光,并且紫外光与气流中的氧共同作用产生臭氧,不仅对气流杀菌灭毒,还能去除如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无极发光体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作用是将气流导向一个相对平稳顺畅的方向,有助于气流平稳均匀,使气流均匀接触紫外线的照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处均设有空气滤网。气体进口处的空气滤网对气流起预处理、预过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气体出口处的空气滤网进行后处理,达到最大程度的滤气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滤网为涂镀光触媒的铝合金蜂窝网。光触媒涂布于铝合金蜂窝网表面,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气体中有毒有害气体,并且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在预处理和后处理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与处理腔中的气体处理起到协同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出口处还设有石墨烯过滤层。该石墨烯过滤层的作用是提供多重过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波发射源位于处理腔外,且每个电磁波发射源均配套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固定在处理腔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无极发光体包括石英套管和设置在石英套管内的多根无极紫外灯管,所述电磁波发射源朝向石英套管内。电磁波发射源发射出高频电磁波作用于无极紫外灯管,使管内的填充物发生分子跃迁从而发光,因此无极紫外灯管无需灯丝等电源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英套管内设有波导网,所述波导网包围无极紫外灯管外侧。波导网的作用在于:传导微波、将微波导入紫外等管内的化学物质上;屏蔽微波的同时将紫外光透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极紫外灯管内壁镀有含四铬化硅的镀膜层,无极紫外灯管内填充含量在1.5-5g低温的BiPbLnHg汞齐,无极紫外灯管内充入有氩气、氖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氩气站混合气体的25%-35%,氖气占55%-65%,氦气占5%-15%,无极紫外等管内气压为3000-4500Pa。无极紫外等管内的镀膜层能杜绝内部填充物的向外渗透,延长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电磁波发射源照射无极发光体从而释放紫外光对通过处理腔的空气实现杀菌灭毒,由于无极发光体无需灯丝及电缆,不会造成电极损耗一方面延长了机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无极发光体的空间布置;另外,无极发光体垂直于气流方向,有利于气流导向,使空气的消毒灭菌效果更均匀、充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3是图2中A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无极发光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微波无极紫外光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方形筒状金属面板6围成的处理腔,处理腔的两端分别形成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在面板6上固定多根无极发光体1,并使无极发光体1位于处理腔内,各无极发光体1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气流方向(气体进口与气体出口的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阳,未经杨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8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