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7719.8 | 申请日: | 2014-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乐胜;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源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1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 地址: | 2383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防腐 变频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
背景技术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普遍的变频器电缆的结构包括三根主线绝缘线、三根零线绝缘线,在主线绝缘线和零线绝缘线外依次设置内绕包层、铜带层、外绕包层和外护套层,形成3+3线芯结构,使电缆具有较强的耐电压冲击性,能经受高速频繁变频时的脉冲电压,对变频电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上述变频器电缆一般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在使用场合要求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给敷设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其环境适应能力差,给使用者带来很大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其耐高温防腐性能好,整体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稳定,适用于变频器的复杂应用场景,环境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包括三根主导体和三根中性导体,主导体和中性导体均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并在其外包裹交联聚乙烯层,主导体的截面为扇形,中性导体的截面为圆形,三根主导体的扇形弧面处于同一个圆周上,在任意相邻两根主导体之间设有一根中性导体组成截面为圆形的成缆线芯,在所述成缆线芯中主导体和中性导体之间的间隙置入耐高温填充材料,在成缆线芯外自内向外依次包裹成缆包带层、内护套层、金属复合屏蔽层和耐高温有机硅聚合物护套层。
优选地,中性导体与三根主导体扇形弧面所在的圆周内切,中性导体与任意相邻两根主导体的侧边外切。
优选地,所述金属复合屏蔽层包括由铜丝疏绕形成的第一屏蔽层以及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由软铜带重叠绕包形成的第二屏蔽层。铜丝疏绕屏蔽要均匀,不应有偏绕,不允许断线,铜丝载面满足屏蔽和短路电流的需要;软铜带屏蔽将疏绕铜丝扎紧,铜带重叠率不小于1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其具有抑制干扰性能好、耐高温防腐的特性,适应于变频器的多种不同且要求高的复杂应用场合,产品整体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包括三根主导体1和三根中性导体2;主导体1和中性导体2均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并在其外包裹交联聚乙烯层,主导体1的截面为扇形,中性导体2的截面为圆形,三根主导体1的扇形弧面处于同一个圆周上,在任意相邻两根主导体1之间设有一根中性导体2组成截面为圆形的成缆线芯;中性导体2与三根主导体1扇形弧面所在的圆周内切,中性导体2与任意相邻两根主导体1的侧边外切;在所述成缆线芯中主导体1和中性导体2之间的间隙置入耐高温填充材料3,在成缆线芯外自内向外依次包裹成缆包带层4、内护套层5、金属复合屏蔽层6和耐高温有机硅聚合物护套层7。
其中,所述金属复合屏蔽层6包括由铜丝61疏绕形成的第一屏蔽层以及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由软铜带62重叠绕包形成的第二屏蔽层。铜丝疏绕屏蔽要均匀,不应有偏绕,不允许断线,铜丝载面满足屏蔽和短路电流的需要;软铜带屏蔽将疏绕铜丝扎紧,铜带重叠率不小于1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高温防腐变频器电缆,其具有抑制干扰性能好、耐高温防腐的特性,适应于变频器的多种不同且要求高的复杂应用场合,产品整体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源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源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