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7582.6 | 申请日: | 201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吴益飞;袁路;陈庆伟;章伟;马妍平;李福;胡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控制的消除齿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机作为系统的最终执行元件,在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对电机的控制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精度控制领域,伺服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基于伺服系统良好的控制性能。在伺服系统中,伺服电机常使用齿轮进行传动功率,然而在齿轮传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齿侧间隙—齿隙,这对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消除齿隙,传统的方法包括机械消隙控制和电消隙控制。机械消隙控制是在传动齿轮之间通过增加弹簧,实现消隙控制,该方法只能实现小功率的传动消隙,且不利于应对系统传动突变的情况。电消隙控制中常采用多速度环多电流环控制技术,该控制方法不能保证系统中各个环路的同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精确地消除齿轮传动过程中齿隙的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包括交流电源、整流模块、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一电压传感器、上位机、DSP控制系统、第一位置传感器和多条电机支路,其中每条电机支路均包括驱动模块、第二电流传感器、电机、齿轮和第二位置传感器,DSP控制系统包括DSP芯片、CAN总线模块、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和信号隔离输出模块;
所述交流电源接入整流模块,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接入每条电机支路的驱动模块,且整流模块分别通过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一电压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每条电机支路中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接入该条支路中的电机输入端,驱动模块输出端通过第二电流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电机通过第二位置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齿轮与电机的转轴固定相接;各个齿轮均与输出轴啮合;输出轴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接入DSP芯片,DSP芯片分别通过信号隔离输出模块接入各条电机支路的驱动模块,上位机通过CAN总线模块与DSP芯片相连接;
上位机向DSP芯片发送位置控制信息,DSP芯片根据位置控制信息向各条电机支路发送控制信号,通过各条电机支路的驱动模块控制电机及齿轮的运转,从而调整输出轴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利用高性能微处理器构造出多个数字化控制模块,对整个消隙控制和驱动控制实施数字化控制,从而获得高精度的伺服控制。(2)构造出位置控制环、速度控制环、电流控制环和消隙控制环,多个环路共同作用,实现系统消隙驱动控制的高可靠性。(3)对于大负载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多个电机支路,实现高功率大负载的有效控制。(4)系统采用同一位置控制环、速度控制环和消隙控制环,可以有效实现多条电机支路的同步控制及驱动控制系统的消隙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的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2是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的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是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的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多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包括交流电源、整流模块、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一电压传感器、上位机、DSP控制系统、第一位置传感器和多条电机支路,其中每条电机支路均包括驱动模块、第二电流传感器、电机、齿轮和第二位置传感器,DSP控制系统包括DSP芯片、CAN总线模块、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和信号隔离输出模块;
所述交流电源接入整流模块,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接入每条电机支路的驱动模块,且整流模块分别通过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一电压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每条电机支路中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接入该条支路中的电机输入端,驱动模块输出端通过第二电流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电机通过第二位置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齿轮与电机的转轴固定相接;各个齿轮均与输出轴啮合;输出轴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接入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接入DSP芯片,DSP芯片分别通过信号隔离输出模块接入各条电机支路的驱动模块,上位机通过CAN总线模块与DSP芯片相连接;上位机向DSP芯片发送位置控制信息,DSP芯片根据位置控制信息向各条电机支路发送控制信号,通过各条电机支路的驱动模块控制电机及齿轮的运转,从而调整输出轴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小儿惊风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