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软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7541.7 | 申请日: | 201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强;李伟;贾立庄;闫东杰;冯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00 | 分类号: | C02F5/00;C02F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软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硬度是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总含量衡量水的硬度值。强化结晶技术是一种水的软化技术,这种技术通常依靠流化或搅拌结晶反应器实现,具体过程是依靠进水、回流水或搅拌器使诱晶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再与沉淀剂进行反应,生成大颗粒晶体。这种软化技术的优点是生成的结晶含水量较低,易于干化处理。
常见的强化结晶水软化装置有Spiractor、Blackpool、Amsterdam以及Woerden等。上述软化装置中晶核不能自循环生长,需要消耗大量人工晶核,软化效率较低。中国专利CN102134128A公开了一种原水循环流化-悬浮床软化装置,由三段圆筒组成旋流澄清器主体,在所述的旋流澄清器主体外围包覆有罐体,罐体与旋流澄清器主体设有沉淀装置,沉淀装置与旋流澄清器主体的上部圆筒通过输水管道相连通,伸入沉淀装置间的输水管道上连通有配水管,在内集砂斗外间隔一定间隙包覆有外集砂斗,外集砂斗与沉淀装置连通,罐体上部设有软化水的输出管口。
该专利与前面几种流化结晶反应器相比具有晶核自循环生长,滤速高的优点,但其采用进水流化的方式对晶核进行流化处理,由于进水的不稳定性和低速性,这种流化方式生成的晶核纯度低、颗粒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水软化装置,采用搅拌方式加速晶核在反应区的流化,通过控制搅拌转速、晶核回流形成高纯度、大体积晶体。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软化装置,包括反应器和分离器,所述反应器固定于所述分离器的内部,所述反应器的内部设有搅拌器,所述反应器的底端开口,使所述反应器与所述分离器相连通;还包括回流管和设于分离器底端的外排口,通过回流管使所述外排口与所述反应器上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管的管道上设有通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器底部与外排口的连接部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器的上部设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通过溢流装置与分离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器的内部设有pH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器与分离器形成的内部空间设有斜板或斜管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器与所述分离器体积之比的范围是1:1~1: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器、所述分离器高度与直径之比的范围是1:1~8: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器中设置了搅拌器,通过控制搅拌转速、晶核回流实现 晶核在反应区的定速流化,即增加小晶核碰撞接触的几率,使反应区内易形成含水率较低的高纯度、大体积自生晶体,部分自生晶体的直径可以达到3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水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水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水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搅拌器;2、反应筒;21、内排口;3、盖板;4、分离筒;41、外排口;5、回流管;51、通气管;6、溢流槽;7、出水口;8、进水口;9、软化剂入口;10、斜板;11、筒支架;12、潜水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水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水软化装置,包括反应器和分离器,所述反应器固定于所述分离器的内部,所述反应器的内部设有搅拌器1,所述反应器的底端开口,使所述反应器与所述分离器相连通。
本实施例进一步方案,所述水软化装置还包括回流管5以及设于分离器底端的外排口41,所述外排口41通过回流管5与所述反应器上部相连通,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筒2和盖板3,所述盖板3固定于所述反应筒2的顶端。需要说明 的是,本实施例设有盖板,只是优选方案,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可以没有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7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