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洁燃料多回程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6388.6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国;曹振环;张伟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国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燃料 回程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单井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清洁燃料多回程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单井井口的加热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热循环路径短,换热面积小,导致热量吸收低,不利于节能;2.通常燃料采用原煤,而原煤燃烧后产生的物质,不能达到环境排放标准;3. 大部分采用单燃料燃烧,现场选用燃料受限制,不能充分利用便捷能源;4. 燃烧装置燃烧不充分,导致燃烧产生的热能减少,浪费资源,不利于节能;同时燃烧的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从而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清洁燃料多回程加热装置,由于该加热装置采用了双燃料的方式,故有无气源不受限制,均可使用;同时,还可充分利用井口产生的伴生天然气,更好的利用能源。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二次配风天然气燃烧器、支座、进火管、循环火管、烟囱、罐体、进油管、出油管,所述的炉体位于罐体的底部,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安装在炉体的内部,天然气燃烧器安装在炉体的一端,与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组成双燃料炉体,炉体的另一端设有支座,炉体和支座组成双腿支架用来支撑罐体;所述的罐体内装有介质水,上半部分安装有蛇形循环油管,且蛇形循环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油管和出油管,下半部分安装有循环火管,循环火管的进口通过进火管连接到炉体,出口连接到烟囱,通过循环火管直接对介质水进行加热。
上述的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的顶部设有锥形的进料口,侧部安装有鼓风机,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的底部设有灰烬快速收纳器。
上述的进料口的顶部设有移动的上料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和二次配风天然气燃烧器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尾气排放达标,由于该加热装置采用了双燃料的方式,故有无气源不受限制,均可使用;同时,还可充分利用井口产生的伴生天然气,更好的利用能源;另外,通过增加热循环路径和换热面积,使热能与介质充分换热,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起到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上图中:炉体1、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2、二次配风天然气燃烧器3、支座4、进火管5、循环火管6、烟囱7、罐体8、进油管9、出油管10、进料口2.1、鼓风机2.2、灰烬快速收纳器2.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1、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2、二次配风天然气燃烧器3、支座4、进火管5、循环火管6、烟囱7、罐体8、进油管9、出油管10,所述的炉体1位于罐体的底部,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2安装在炉体1的内部,天然气燃烧器3安装在炉体1的一端,与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2组成双燃料炉体,炉体1的另一端设有支座4,炉体1和支座4组成双腿支架用来支撑罐体8;所述的罐体8内装有介质水,罐体8为常压容器,顶部设有出气口,上半部分安装有蛇形循环油管,增大了换热面积,且蛇形循环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油管9和出油管10,下半部分安装有U形结构的循环火管6,循环火管6的进口通过进火管5连接到炉体,出口连接到烟囱7,不仅仅是高温热气与罐体底部接触进行换热;同时高温热气进入循环火管6,循环火管6内的高温热气与罐体内部的介质水直接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其中,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2的顶部设有锥形的进料口2.1,侧部安装有鼓风机2.2,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2的底部设有灰烬快速收纳器2.3,灰烬快速收纳器2.3的内端设有自动翻盖,在快速处理灰烬时,可以防止泄露,导致灰尘污染。
另外,进料口2.1的顶部设有移动的上料带,使用时,可以移动到炉体旁边,不用时移走,便于管理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进油管9的油需要加热时;点燃自动控制生物质燃烧机2或二次配风天然气燃烧器3;这时炉体内的火焰产生高温热气;高温热气与罐体底部接触进行换热;同时高温热气进入进火管5、循环火管6;循环火管6内的高温热气与介质水进行换热,最后从烟囱7排出,介质水的热量传递给油,油温逐渐升高,并从出油管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措施,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显著效果,具体如下:
1. 通过增加热循环路径和换热面积,使热能与介质充分换热,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起到节能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国,未经张子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6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即混合式电热水器
- 下一篇:拔伸机环模更换装置电气系统的拖链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