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的面板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6378.2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江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9/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锁的面板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一般盒状锁的锁闩通常是透过把手、锁组或旋钮来驱动锁闩,使门开启,然而一般从锁组的轴心到把手的轴心的距离,业界通常有两种规格92mm或98.4mm,市面上门板的锁组安装孔的轴心到把手安装孔的轴心距离亦有两种安装规格,所以如果要以同一盒状锁锁闩及锁体适用于该两种门板安装孔的规格,则需要将锁闩的锁组安装孔的轴心到把手安装孔的轴心的距离设计成可调整为92mm或98.4mm的规格,以方便顾客自行DIY。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的面板调整装置,其可将面板的锁组安装孔的轴心与把手安装孔的轴心的距离调整为L1尺寸或L2尺寸的规格。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锁的面板调整装置,包括:
一面板,具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周围具有一第一螺丝孔与一第二螺丝孔;
一可换向组件,可局部容置于面板的安装孔,该可换向组件具有一第一孔与一第二孔,并于第一孔与第二孔的间具有一把手安装孔;
当该可换向组件的第一孔对正于该面板的第一螺丝孔时,一螺丝可穿设第一孔螺入第一螺丝孔,该可换向组件的把手安装孔的位置邻近面板的第一螺丝孔;当可换向组件相对面板旋转大约180度,该可换向组件的第二孔对正面板的第一螺丝孔时,螺丝可穿设该第二孔螺入该第一螺丝孔,可换向组件的把手安装孔的位置远离该面板的第一螺丝孔。
进一步,可换向组件具有一本体,本体的两侧面延伸一第一耳与一第二耳。
进一步,第一耳具有一第一凹部连通该第一孔,第二耳具有一第二凹部连通第二孔。
进一步,面板具有一第一螺柱与一第二螺柱,第一螺柱设置第一螺丝孔,第二螺柱设置第二螺丝孔。
进一步,第一凹部可选择性的套设于第一螺柱或第二螺柱。
进一步,两螺丝可分别穿设第一耳的第一孔与第二耳的第二孔而分别螺入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
进一步,两螺丝可分别穿设第二耳的第二孔与第一耳的第一孔而分别螺入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
进一步,面板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可换向组件的本体具有一第一面,可换向组件的第一耳与第二耳分别具有一第二面,可换向组件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的横向H距离大于面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的横向h距离。
本实用新型锁的面板调整装置安装于门板上,为搭配一具有可调整轴距的锁闩,于锁体的内、外侧面板上的锁组安装孔、旋钮安装孔与把手安装孔,可选择性的调整面板上锁组安装孔的轴心到把手安装孔的轴心的距离,以搭配一具有可调整轴距的锁闩。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第二锁体、锁闩的立体分解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可换向组件的立体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可换向组件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可换向组件调整后,锁组安装孔的轴心至把手安装孔的轴心距离L1的平面示意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可换向组件调整后,锁组安装孔的轴心至把手安装孔的轴心距离L2的平面示意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图6的8-8剖面线的局部剖面图。
【符号说明】
2 第一锁体 10 面板
101 底板 1011 第一面
1012 第二面 102 安装孔
103 第一螺柱 1031 第一螺丝孔
104 第二螺柱 1041 第二螺丝孔
105 锁组安装孔 20 把手换向调距装置
21 可换向组件 210 本体
211 第一面 212 第三面
213 第一耳 2131 第二面
2132 第一凹部 2133 第一孔
214 第二耳 2141 第二面
2142 第二凹部 2143 第二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史丹利安防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6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