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的扣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5949.0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3/10 | 分类号: | B65D4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的扣合结构,涉及一种能使盒体与盒盖紧密扣合获致密封的扣合结构。
背景技术
坊间许多食品、物品,都有需要利用盒体或罐体进行收纳与保存的需要。
现有盒体与盒盖的扣合结构,以简易型来说,大多只是在盒体缘边制作一凸板,同时于软质盒盖缘边制作一凸环,利用将该凸环卡扣于该凸板外部,即能达成将盒体与盒盖扣合的目的。现有该种结构,结合效果差,有时稍一不慎就也有可能非预期掀起盒盖,导致内部物品散落出来,再者,因其扣合处的封合接合面积不大,导致密封功效差。
另一种品牌为乐扣的密封盒结构,其于盒体与盒盖间配置有一密封条,同时于盒盖或盒体任一者处设置有多个卡扣板,利用该些卡扣板配合密封条,即能达成紧密封合的作用。该种结构的密封效果虽然理想,但其成本与售价都高,且该卡扣板经久使用常有脱落的问题。
由上可知,现有盒体与盒盖的扣合结构仍不理想完善,确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人有鉴于此,特以研创成本实用新型,期能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俾改进现有盒体与盒盖卡扣结构的缺点,期使其功效得以更臻完善且理想,符合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前述盒体与盒盖扣卡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的扣合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能将盒体与盒盖快速且紧密的扣合,特别是摔落地面时扔不易松脱,借此,达到物品收纳与密封的需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手段为:于该盒体的缘边设有一环状的内扣合体,且该盒盖的缘边设有一环状的外扣合体,该内扣合体与该外扣合体的竖直向断面皆呈相互对应的多个弯曲结构,该内扣合体能用以嵌入该外扣合体内部,且紧密贴附以形成扣合关系。本实用新型利用增加封合处的接合表面积,能达成使该盒体与盒盖紧密扣合的目的。
较佳的,该内扣合体,由盒体处向外环状延设,其竖直向断面依序包括有一内延伸部、一第一内凸部、一内顶部与一第二内凸部。
较佳的,该外扣合体,由盒盖处向外环状延设,其竖直向断面依序包括有一外延伸部、一第一外凸部、一外顶部、一第二外凸部与一外翻折部。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大面积弯曲的凸凹对接面的接合,该外扣合体与该内扣合体两者间完全紧密贴合叠置,也能使密封效果相当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剖面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组合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组合完成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剖面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剖面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剖面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再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剖面分解图。
【符号说明】
1盒体 11内扣合体 111内延伸部
112第一内凸部 113内顶部 114第二内凸部
2盒盖 21外扣合体 211外延伸部
212第一外凸部 213外顶部 214第二外凸部
215外翻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兹谨就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的扣合结构其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图式,举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的扣合结构,包括有一盒体1与一盒盖2,于该盒体1的缘边设有一环状的内扣合体11,且该盒盖2的缘边设有一环状的外扣合体21,该内扣合体11与该外扣合体21的竖直向断面皆呈相互对应的多个弯曲结构,该内扣合体11能用以嵌入该外扣合体21内部,且紧密贴附以形成扣合关系。该竖直向是相对该盒体通常放置时的水平向而言。
其中,该内扣合体11,由盒体1处向外环状延设,其竖直向断面依序包括有一内延伸部111、一第一内凸部112、一内顶部113与一第二内凸部114。
又,该外扣合体21,由盒盖2处向外环状延设,其竖直向断面依序包括有一外延伸部211、一第一外凸部212、一外顶部213、一第二外凸部214与一外翻折部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5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手臂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捡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