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5897.7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罗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大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7 | 分类号: | H02K9/19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水冷 回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冷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水冷电机一般通过在机座内设置水冷结构对电机进行冷却,能起到相当的冷却效果。随着电机负载能力的增加,需要越来越高的冷却效果。但是,目前的水冷结构要么冷却效果不够,要么结构复杂,使得成本较高。例如:有通过增加风冷回路提高冷却效果的结构,需要设置相匹配的风扇以及通孔形成风道回路,这样一方面不得不增加机座的体积,另一方面还要付出增加的风扇成本。因此,研制合理、低成本并且冷却效果明显的电机用冷却结构,是本申请人致力于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需增加额外部件,仅通过设置水流相互逆向流动的两个水冷回路,就能实现很好的冷却效果。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所述电机包括机座外壳、定子和转子,所述水冷双回路结构包括围绕所述定子设置的内环形水道、围绕所述内环形水道设置的外环形水道、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
所述外环形水道的外壁通过若干撑筋与所述机座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在所述机座外壳的顶部,且分别置于所述外环形水道的顶点的两侧;
所述进水管接通所述外环形水道,所述出水管同时接通所述外环形水道和内环形水道;
于所述出水管所处一侧并靠近该出水管的位置设置一接通所述外环形水道和内环形水道的通道。
上述的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其中,所述内环形水道的内壁与所述定子相触;所述内环形水道的外壁与所述外环形水道的内壁相触。
上述的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其中,所述内环形水道与所述外环形水道之间设置一导热层。
上述的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其中,所述导热层为导热金属板。
上述的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其中,所述外环形水道内等间隔地设置若干散热片。
上述的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其中,所述内环形水道的环宽比外环形水道的环宽大2cm-5cm。
上述的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其中,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外环形水道的顶点所在对称面的水平距离为6cm-15cm;
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外环形水道的顶点所在对称面的水平距离为6cm-15cm;
所述外环形水道和内环形水道间通道与所述外环形水道的顶点所在对称面的水平距离为18cm-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外两个水冷回路,以及进、出水口和回路通道的位置,使这两个回路中水流相互充分逆向流动,有效提高冷却效果,不需增加额外部件,从而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并且,通过设置导热层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装有本实用新型水冷双回路结构的电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双回路结构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电机包括机座外壳1、定子2和转子3,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用水冷双回路结构4包括内环形水道41、外环形水道42、进水管43和出水管44,其中:
内环形水道41围绕着定子2设置,内环形水道41的内壁与定子2相触,以便导热;外环形水道42围绕着内环形水道41设置,本实施例中,内环形水道41的外壁与外环形水道42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层45,并均与导热层45相触;本实施例中,导热层45为导热金属板,例如铜板。
外环形水道42的外壁通过若干撑筋5与机座外壳1固定连接;
进水管43和出水管44均设置在机座外壳1的顶部,且分别置于外环形水道42的顶点的两侧,如图2,进水管43置于顶点左侧,出水管44置于顶点右侧;优选地,进水管43与外环形水道42的顶点所在对称面46的水平距离为S1:6cm-15cm;出水管44与外环形水道42的顶点所在对称面46的水平距离为S2:6cm-15cm;
进水管43接通外环形水道42,出水管44同时接通外环形水道42和内环形水道41;
于出水管44所处一侧(本实施例中为右侧),并在靠近该出水管44的位置设置一接通外环形水道42和内环形水道41的通道47,显然,本实施例中,该通道47在出水管44的右侧,优选地,通道47与外环形水道42的顶点所在对称面46的水平距离为S3:18cm-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大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大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5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封闭元件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大跨度激振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