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5730.0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韩翠玉;于艳红;王世康;刘学卿;孔佳;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主动 齿轮 轴承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高速公路设施的不断完善,对主要用于物流行业的卡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高速物流车型操纵性能,作为车辆关键部件的驱动桥也必须不断改进,以满足用户的要求。而渗漏油几乎是所有驱动桥都存在的问题,主减速器总成的渗漏油又是出现最频繁的。目前,市场上的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系统主要是外循环,就是轴承座端面上钻有回油孔,润滑油回油是经过轴承座与减速器壳结合端面的,车辆运行过程中,振动和扭矩的不断变化,就会造成润滑油从回油孔边缘向外渗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系统由原来的外循环改为内循环,防止润滑油从轴承座和所述主减速器壳的结合面向外渗油,有效解决了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轴承座处渗油的现象的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壳,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输入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减速器壳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连接有油封座,所述主动轴穿过所述轴承座和所述油封座,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主减速器壳之间设有主动锥齿轮内轴承,所述主动轴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主动锥齿轮外轴承,所述油封座内设有储油腔,所述油封座与所述主动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主动锥齿轮油封,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腔的进油槽,所述轴承座内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腔的回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封座上对应所述回油槽处设有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储油腔位于所述凸台处向外延伸并连通所述回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减速器壳上设有连接所述进油槽的导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壳,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输入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减速器壳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连接有油封座,所述主动轴穿过所述轴承座和所述油封座,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主减速器壳之间设有主动锥齿轮内轴承,所述主动轴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主动锥齿轮外轴承,所述油封座内设有储油腔,所述油封座与所述主动轴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主动锥齿轮油封,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腔的进油槽,所述轴承座内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腔的回油槽。使用时,所述进油槽位于下方,所述回油槽位于上方。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腔、所述进油槽、所述储油腔和所述回油槽循环连通,在所述主减速器壳内部形成内部循环通路。驱动桥壳内的润滑油通过从动锥齿轮的转动甩油飞溅,由所述主减速器壳内腔进入到所述进油槽内,然后进入所述主动锥齿轮内轴承和所述主动锥齿轮外轴承之间的空隙内,给所述主动锥齿轮内轴承和所述主动锥齿轮外轴承进行充分的润滑;当所述主动锥齿轮内轴承和所述主动锥齿轮外轴承之间的润滑油多到一定程度,润滑油就经过所述主动锥齿轮外轴承渗入到所述储油腔内,给所述主动锥齿轮油封进行润滑,防止所述主动锥齿轮油封干磨唇口破坏而漏油。当储油腔内的油液高度超过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回油槽的高度时,润滑油就经过所述回油槽流回驱动桥壳内,由此完成主动锥齿轮内外轴承的润滑,形成一个完整的润滑系统。由于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桥壳内部循环,润滑油不再经过轴承座端面上的回油孔,因此可以避免从端面油孔处向外渗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回油槽的设计,润滑系统由原来的外循环改为内循环,防止润滑油从轴承座和所述主减速器壳的结合面向外渗油,有效解决了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轴承座处渗油的现象。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锥齿轮;2-主动轴;3-从动锥齿轮;4-主动锥齿轮内轴承;5-主动锥齿轮外轴承;6-轴承座;7-油封座;8-主动锥齿轮油封;9-主减速器壳;10-进油槽;11-储油腔;12-凸台;13-导油槽;14-回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5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