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812.1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飞;张圣;邓国忠;边迪;王昆;纵兆康;张瑞霄;王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标志 遮挡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志是在道路设置的标志以警告、禁止、限制、指示道路使用者,设置醒目、清晰、明亮的交通标志是实施交通管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顺畅的重要措施。道路交通标志能够提供道路信息,起到道路语言作用,并且能够指挥控制交通,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行车效率,同时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执法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明确规定: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的广告牌、管线等,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不得影响通行。但是目前设计单位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绿化树种与道路交通标志是否配套,使得道路交通标志被路边树叶遮挡,或因人为因素使得道路交通标志被遮挡,相关部门若未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行车效率,甚至会带来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技术来对道路交通标志被遮挡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能够对交通标志牌被遮挡情况进行实时有效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道路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的监控主机,便于相关部门对交通标志牌被遮挡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因交通标志牌被遮挡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交通标志牌靠近绿化带一侧的立柱、设置在立柱正面且用于检测交通标志牌是否被遮挡的红外线收发一体传感器和设置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立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单片机和用于设定单片机控制参数的按键模块,以及用于对交通标志牌被遮挡时间进行检测的定时器,所述立柱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红外线收发一体传感器、单片机和定时器的第一开口,以及用于安装按键模块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铰接有第一侧盖板,所述第二开口处铰接有第二侧盖板,所述红外线收发一体传感器和定时器均与单片机相接,所述按键模块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设置在道路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的监控主机连接并进行双向通信。
上述的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交通标志牌被遮挡进行指示的LED指示灯,LED指示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接,所述LED指示灯设置在立柱正面。
上述的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收发一体传感器的数量为五个。
上述的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AT89S52单片机。
上述的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无线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红外线收发一体传感器实时检测交通标志牌是否被遮挡,并能够通过定时器对交通标志牌的遮挡时间进行检测,进而准确判断交通标志牌被遮挡情况。
3、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交通标志牌被遮挡信息上传至道路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的监控主机,能够使相关部门对交通标志牌被遮挡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因交通标志牌被遮挡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
4、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供电,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5、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能够对交通标志牌被遮挡情况进行实时有效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道路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的监控主机,便于相关部门对交通标志牌被遮挡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交通安全问题的发生,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单片机; 2—太阳能电池板; 3—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
4—按键模块; 5—定时器; 6—LED指示灯;
7—蓄电池; 8—无线通信模块; 9—监控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