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胶机的顶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3708.2 | 申请日: | 2014-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黄剑冰 |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涂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胶机,特别涉及涂胶机的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螺栓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通过螺栓进行各部件的组装连接或者密封堵塞各种通孔。但是当使用螺栓进行连接或堵塞时,会因机械设备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机械振动,螺栓会慢慢的发生松动,达不到固定连接或堵塞的目的,尤其在螺栓与螺孔进行配合时表现的更为突出。基于此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工作人员想到了在螺栓上进行涂胶,达到防止螺栓松动的目的;此时为了提高涂胶效率,工作人员开始用涂胶机进行涂胶。而现有的涂胶机一般包括涂胶装置、递进装置、顶出装置、旋转装置,并且递进装置配有气缸及其气缸附件,顶出装置同时也配有气缸及其气缸附件,两个装置的气缸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螺栓在涂胶过程中的递进动作和复位动作,因此在涂胶过程中增加了操控程序,延长了涂胶时间;并且这种涂胶机的顶出机构结构复杂,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涂胶机的顶出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涂胶过程中的操控程序繁琐、涂胶时间长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既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投入小的涂胶机的顶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涂胶机的顶出装置,包括转动轴;还包括弹杆、弹簧;在转动轴的中心轴方向上设有与转动轴同轴的阶梯通孔,弹杆设于阶梯通孔中,阶梯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弹杆上设有凸台且凸台置于第一通孔内,凸台的外圆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弹杆的一端套设有弹簧,另一端设有顶盖,弹簧的一端顶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阶台处,另一端顶住凸台;弹杆能够带动顶盖在转动轴中心轴的方向上做往复运动。
弹杆与顶盖采用螺纹或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涂胶机的顶出装置,不但省去了气缸及其附件,而且复位动作是在递进动作完成的同时,靠弹簧自身的弹性形变实现了自动复位动作,因此在涂胶过程中,不仅操控程序简化,进而缩短涂胶时间,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投入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动轴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弹杆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顶出装置未压缩弹簧时沿转动轴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顶出装置压缩弹簧时沿转动轴的轴向剖视图。
图中:1.转动轴、2.弹杆、3.凸台、4.弹簧、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顶盖、8.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涂胶机的顶出装置,包括转动轴;还包括弹杆、弹簧;在转动轴的中心轴方向上设有与转动轴同轴的阶梯通孔,弹杆设于阶梯通孔中,以便于弹杆能够在阶梯通孔内,沿转动轴中心轴的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其中阶梯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弹杆上设有凸台且凸台置于第一通孔内,凸台的外圆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弹杆的一端套设有弹簧,另一端设有顶盖以便于螺栓拆装,该顶盖和弹杆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弹簧的一端顶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阶台处,另一端顶住凸台,这样就能够使弹簧在受到外力挤压的作用下,在第一通孔内发生弹性形变,为自动复位提供动力源;此时,弹杆能够带动顶盖在转动轴中心轴的方向上做往复运动。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涂胶机的顶出装置,包括转动轴1;还包括弹杆2、弹簧4;在转动轴1的中心轴方向上设有与转动轴1同轴的阶梯通孔,弹杆2设于阶梯通孔中,以便于弹杆2能够在阶梯通孔内,沿转动轴1中心轴的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其中阶梯通孔包括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弹杆2上设有凸台3且凸台3置于第一通孔5内,凸台3的外圆直径小于第一通孔5的孔径;弹杆2的一端套设有弹簧4,另一端设有顶盖7以便于螺栓拆装,该顶盖7和弹杆2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弹簧4的一端顶在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6的阶台8处,另一端顶住凸台3,这样就能够使弹簧在受到外力挤压的作用下,在第一通孔5内发生弹性形变,为自动复位提供动力源;此时,弹杆2能够带动顶盖7在转动轴1中心轴的方向上做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迪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链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