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门落座径向偏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579.7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民;唐龙鑫;余旭康;吴军;傅瑜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落座 径向 偏移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门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重要部件,它定时的开启和关闭,保证发动机在工作中定时为汽缸吸入新鲜的可燃混合气,并及时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它是否可靠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尤其是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气缸内的压力增大,转速的增加,气门的落座速度往往非常高。但是由于气门与缸盖之间是有间隙的,所以气门落座时会发生径向偏移,这会使落座时发生气门偏心现象,对气门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从而导致气门过度磨损及气门断裂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发动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进行试验分析。
目前,在测量发动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的实验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相对运用起来方便、快速的获取发动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的实验台,不利于气门径向偏移的分析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全面直观的发动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测量的是发动机气门落座时,气门的径向偏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门、汽缸盖、千分表、应变片、丝杠升降机、固定台架、桥盒、应变仪和上位机。
气门设置在汽缸盖上,汽缸盖固定在固定台架上,在气门末端的正向方设置有丝杠升降机,在气门的颈脖处贴有应变片,应变片通过桥盒连接到应变仪,应变仪与上位机信号连接;千分表顶着气门的顶端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气门落座的过程,完成实验的检测。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子信号实验装置,试验精度高、数据可靠性高,提高实验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发动机试验台,结构简单,试验成本低,适用性广,方便长期使用,广泛适用于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有利于行业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标定实验台;
图2为气门自由落座实验台;
图3为数据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发动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标定实验台包括:台架1、汽缸盖2、应变片3、气门4、千分表5和丝杠起降机7。
先在气门4的颈脖处贴上应变片3连接桥盒8、应变仪9与上位机10;把气门4、气门弹簧装配到汽缸盖2上去;再把汽缸盖2固定在台架1上,用丝杠升降机7顶着气门4末端给它一个升程;最后把千分表5顶着气门4的侧端。
如图2所示,发动机气门自由落座实验台,首先用铁棒6与丝杠升降机7把气门4顶起一个升程,然后撤去铁棒使气门自由落座,记录上位机10上电压的变化。
如图3所示,应变片3电阻的变量,先经过桥盒8的补偿,再通过应变仪9转化成电压变量,被记录到上位机10上。
本实用新型测的是发动机气门落座径向偏移,首先通过静态标定计算出电压与偏移量的关系,在模拟气门落座的过程,通过测量应变片电压的变化计算出动态气门的径向偏移量。本实用新型仅需简单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发动机气门落座的过程,完成对气门落座径向偏移的测量计算,达到试验要求。
其测量步骤为:
步骤1、先在气门的颈脖处贴上应变片连接桥盒、应变仪与上位机;把气门、气门弹簧装配到汽缸盖上去;再把汽缸盖固定在台架上,用丝杠升降机顶着气门末端给它一个升程;最后把千分表顶着气门的侧端并记录它的初值。
步骤2、然后要对气门进行静态标定,给气门一个径向的力,记录千分表的示数与上位机显示的电压值;然后依次加大径向力,依次记录千分表的示数与对应的上位机的电压值。最后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画出一条电压与偏移增量的光滑的曲线。
步骤3、进行动态实验,用丝杠升降机与铁棒顶起气门一个升程,突然撤去铁棒,让气门落座模拟发动机气门落座的过程,记录上位机上的电压值。根据电压与应变的曲线,算出气门的径向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