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能制气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3446.X | 申请日: | 2014-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格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能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能制气发电系统,属于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能源转换往往是先将一种能源转换为另一种能源,再将另一种能量转换成其它能量,如风力发电,其通过风车带动风轮机,而后用风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风力空气压缩,其通常是利用风车带动圆轮,用圆轮带动曲杆和连杆,连杆带动活塞,活塞将气缸内的空气进行压缩而后存储于储气容器,即将风能转换为气能,而后再利用储气容器内的压缩空气带动气轮机,气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或者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再将电能转换为气能,现有技术中的这些能量转换形式都不是同时进行的,这使某些部件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风能制气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在产生电能的同时,也将空气进行了压缩,将风能以压缩空气的形式存储起来。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能制气发电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子系统和风力发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子系统包括圆轮,磁铁的N极性和S极性交替设置在该圆轮上,发电子系统包括定子圆环,该圆环上设置于圆轮之外周并设置有多组线圈;风车轴固连接于圆轮的中心。
优选地,圆轮上设置有凸形连接钮,其连接于气缸的曲柄,曲柄连接于气缸的连杆,连杆连接于气缸的活塞。
优选地,气缸通过第一换向阀交替与第一储气容器和第二储气容器接通。
优选地,第一储气容器和第二储气容器通过第二换向阀交替给气动马达提供压缩空气。
优选地,风能制气发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整流器和第一逆变器,风车带动圆轮旋转,多组线圈输送的交流电,该交流电经整流器整流、滤波变换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提供给逆变器,经逆变转换为三相交流电,提供给电网。
优选地,风能制气发电系统还包括发电机和第二逆变器,气动马达驱动发电机的定子旋转,发电机的定子上的线圈输出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和逆变后提供给电网。
优选地,控制器根据第一储气容器和第二储气容器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强控制第一换向阀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第一储气容器和第二储气容的排气口分别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根据电网的负荷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控制器给第二换向阀提供控制信号以使第一储气容器和第二储气容器交替给气动马达提供压缩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在产生电能的同时,也产生了压缩空气,在电网需要电能较多时,可以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电能以补充电能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能制气发电系统的总体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能制气发电系统中的控制器制气过程的控制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能制气发电系统中的控制器发电过程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发供明提供的风能制气发电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风能制气发电系统包括空气压缩子系统和风力发电子系统,空气压缩子系统包括圆轮,磁铁的N极性和S极性交替设置在该圆轮上,发电子系统包括定子圆环,该圆环上设置有多组线圈。
更具体的,空气压缩系统包括圆轮4、气缸7、活塞8、连杆6、曲杆5、第一储气容器、第二储气容器和第一换向阀11,其中,圆轮上交替设置有N极性磁铁和S极性磁铁;风车轴固连接于圆轮的中心。活塞活动设置于气缸内;连杆的一端与活塞相固连;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杆的第一端相连;风车的轴固定于旋转轴3的中心以使风车旋转时,圆轮也随之旋转;曲杆的第二端活动连接于圆轮偏离圆心的地方,气缸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9,排气口处设置有单向排气阀10;气缸的排气口经单向排气阀连通于换向阀的进气口中,换向阀的两个排气口分别连接于第一储气容器和第二储气容器的进气口中。第一储气容器和第二储气容器的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12和第二电磁阀13向外供气,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一换向阀的工作状态。控制器根据电网的负荷控制第一电磁阀12和第二电磁阀13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格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格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状干燥剂投入机下料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料的自动包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