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钢丝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3348.6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绪猛;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绪猛 |
主分类号: | B25B7/22 | 分类号: | B25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5238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钢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钳,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钢丝钳。
背景技术
在现场施工中,我们经常需要对金属薄片进行打孔。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用带尖头的东西直接刺扎或用电钻钻。采用铳子冲孔,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容易将手扎伤;采用电钻钻孔,电钻本身体积大,携带不方便,而且需要带电工作,使用场地受限。
钢丝钳是施工常用工具,目前钢丝钳的使用比较单一,它需要结合各种工具来完成机械安装和维修作业,不仅携带笨重,而且操作麻烦。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钢丝钳,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钢丝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钢丝钳,包括由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对称设置组成的钢丝钳,所述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分别包括钳柄、钳鳃和钳头,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在钳鳃处活动连接,在第一钳体的钳头上设有加工件,在第二钳体的钳头上设有与加工件相适配的孔;加工件的后部设有外螺纹,加工件的末端设有螺帽;所述的第一钳体的钳头上设有带内螺纹的孔,该内螺纹与加工件后部的外螺纹相配;所述的螺帽的外直径大于带内螺纹的孔的直径;加工件穿过带内螺纹的孔后,由螺帽固定在第一钳体的钳头上;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钳柄上分别套有塑料套,在其中一个塑料套或两个塑料套的侧部设有放置加工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带内螺纹的孔,该孔上的内螺纹与加工件后端的外螺纹相适配,并且该孔与钳柄垂直;所述加工件为平口冲件、尖头打孔件、斜口打孔件或平口打孔件。
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二钳体的钳头上设有用于压模的上模,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头上设有用于压模的下模。
按上述方案,在螺帽和第一钳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加工件长度的垫片。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凸出部位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塑料套的上端外侧。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凸出部位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塑料套的内侧,并相对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多功能钢丝钳还包括调节打孔大小的底座,该底座的外螺纹与第二钳体的钳头上的孔的内螺纹相适配,该底座的内孔与加工件相适配。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钳体的钳头上的带内螺纹的孔的外侧设有便于加工件固定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原有钢丝钳的钳头位置设加工件,加工件为平口冲件、尖头打孔件或平口打孔件;该平口冲件可进行打孔、冲压以及取消子等功能,从而实现该钢丝钳的多功能作用;该尖头打孔件、平口打孔件用于打孔。通过设置垫片,可调节打孔、冲压的长度。通过设置底座,可以调节打孔或冲压的直径,使该钢丝钳应用更广泛。并且加工件可直接放置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钳柄上的塑料套的凸出部内,储存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钢丝钳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钢丝钳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钢丝钳的第四实施例的上下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钢丝钳的第五实施例的上下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锥头型加工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锥头型加工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口型加工件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口型加工件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加工件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字型加工件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形加工件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形加工件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型加工件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型加工件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17为实施例6中的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绪猛,未经刘绪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3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图形对接的装置
- 下一篇:切割刀自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