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双线并打端子压着机用换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2545.6 | 申请日: | 201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卢永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中;卢永孚 |
主分类号: | H01R43/05 | 分类号: | H01R43/05;H01R43/0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双线 端子 压着机用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压着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全自动双线并打端子压着机用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线束就是电线,用于连接输入输出端子进行电传输或信号传输,广泛应用于各类带电装置和设备上,例如:电视、手机、相机、汽车、空调、收音机、飞机、火车等等都离不开线束。线束在为了更方便的实现电连接,一般情况在两端固定连接有端子。
目前存在这样一种结构的线束,其包括一根粗连接线和一根细连接线,其中,粗连接线的一端和细连接线的一端并在一起后通过一个第一端子压着固定,并与端子导接,细连接线的另一端同样压着固定有一个独立的第二端子,而粗连接线的另一端不连接端子。另外,厂家还要求在第一端子中包夹部包夹粗连接线和细连接线的方式为:粗连接线放置于包夹部的包夹空间底部,细连接线并接于粗连接线上方,而包夹部的端部紧紧压着于细连接线上,这样的固定方式令粗连接线、细连接线和第一端子之间更加牢固,令整个线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且使用寿命更长。
在制作上述结构的线束时。最原始的方式为手工加工,即在粗连接线的一端和细连接线的一端剥皮穿在同一个金属端子上,再利用端子钳将端子铆接到粗连接线和细连接线的同一端;另外,再将粗连接线的另一端剥皮穿上金属端子,利用端子钳将端子铆接到粗连接线的端部上,形成上述结构的线束。但是此类加工方式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且加工质量不够理想,以致渐渐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现在只有少量订单时仍然使用。
后来,一些厂商在人工剥线以后,通过冲压机将端子与线束端部进行冲压,此类加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端子压着的效率,但是人工剥线的效率依然很低,而且一致性不佳,所以逐渐被自动端子压着机取代。然而,现有的自动端子压着机采用一个送线装置进行传送连接线,然后对连接线进行剥皮处理、切断处理以及压着端子,以致制作形成线束,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自动端子压着机一般均针对单线材加工,对于上述结构的线束,自动端子压着机还无法实现,一般都是先单根加工然后在进行后期的结合装配,这样的装配方式难以满足上述结构的线束的装配要求,对生产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另外,现有的自动端子压着机并未设置有用于夹紧连接线进行换向的换向机构,其无法实现生产上述结构的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双线并打端子压着机用换向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换向机构安装于一机座上,并与全自动双线并打端子压着机中用于对连接线进行剥线处理和切断处理的第一剥切装置和第二剥切装置相配合,该换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的换向装置和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将经第一剥切装置剥线处理和切断处理后的连接线传送到第二剥切装置后方的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用于将第一夹紧送料装置夹紧传送的连接线和经第二剥切装置剥线处理和切断处理后的另一连接线以上下叠合,并传送至换向装置后方的第二夹紧送料装置,该换向装置包括:一换向旋转台和安装于换向旋转台上的并线夹持装置,通过该并线夹持装置夹紧由第二夹紧送料装置传送的上下叠合的两根连接线,再通过换向旋转台驱动并线夹持装置转动以实现换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换向旋转台通过一支撑板配合步进电机或旋转气缸安装于所述的机座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并线夹持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换向旋转台上的连接座、安装于连接座端部并可张开及闭合夹紧的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以及安装于连接座中并用于驱动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张开或闭合的驱动装置,其中,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夹紧两根上下叠合的连接线的第一夹紧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座端部设置有一竖直方向的滑槽,该滑槽中安装有与驱动装置连接以致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的上夹紧块和下夹紧块分别固定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夹紧块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凸片,该凸片沿其端面向内设置有一梯形槽以及位于梯形槽底部的用于容纳连接线的第一线槽,且两相邻凸片之间形成有一间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夹紧块的结构与所述上夹紧块的结构一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座后端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夹紧送料装置和第二夹紧送料装置安装的安装位,其中,第二夹紧送料装置和第一夹紧送料装置呈前后两排平行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中;卢永孚,未经徐中;卢永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2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