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箱隔板压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2454.2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范昌禹;陈义虎;周华;陈靖;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隔板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加工汽车油箱的油箱隔板压装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汽车配件的需求也逐年呈上涨趋势,汽车油箱是各种汽车必不可少的配件,而对于有较高质量要求的汽车一般都会在油箱中加装隔板以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但目前在油箱中安装隔板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压入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对快速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在汽车油箱内安装隔板效率低下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油箱隔板压装机,该压装机能够方便快捷地将隔板压入油箱中,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油箱隔板压装机,包括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横梁与立柱;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且头部向下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平行于横梁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设有稳固液压缸的固定板,液压缸头部与尾部分别通过第一法兰及第二法兰与固定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端面设有竖直的导向通孔,导向通孔中设有一根导向杆,导向杆的底端与压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行于压板的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压传动,通过与液压缸活塞杆相连的压板将隔板压入油箱中,舍弃了传统人工手动压入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1.底板;2.立柱;3.横梁;4.液压缸;5.活塞杆;6.压板;7.油箱;8.隔板;9.固定板;10.导向杆;11.第一法兰;12.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与图2所示,立柱2位于底板1与横梁3之间,下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上端与横梁3固定连接,且与底板1及横梁3相互垂直;固定板9垂直于底板1与横梁3固定连接,液压缸4竖直设置且1头部向下,液压缸4的头部通过第一法兰11与固定板9相连接,液压缸4的尾部通过第二法兰12与固定板9相连接;压板6平行于底板1与活塞杆5固定连接;第一法兰11的端面设有竖直的导向通孔,导向通孔中设有导向杆10,导向杆10的底端与压板6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油箱7竖直放置于底板1与压板6之间,隔板8水平放在油箱7箱口,隔板8的四边与油箱7箱口的四边分别对齐,液压缸4中的活塞杆5伸出,带动压板6向下运动将隔板8压入油箱7内,然后活塞杆5缩回,可以进行下一次的隔板压装工序;活塞杆5伸出和缩回的过程中,导向杆10沿导向孔做竖直上下的运动,对连接在活塞杆5上的压板6起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传动,通过与活塞杆5相连的压板6将隔板8压入油箱7中,舍弃了传统人工手动压入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蚌埠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2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装置
- 下一篇:高效恒温谷物快速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