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泵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1489.4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震;孟祥山;胡志胜;陈晓东;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逢京喜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泵总成。
背景技术
对于装有汽油发动机的车辆,由于发动机采用点燃式,节气门开度较小,因此在进气歧管可以产生较高的真空压力,可以为真空助力制动系统提供足够的真空来源;而对于柴油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由于发动机采用压燃式,大多数柴油机根本不存在节气门这个零部件,这样在进气歧管处不能提供相同水平的真空压力,所以需要安装提供真空来源的真空泵,以提供足够的刹车助力。
转子滑片式真空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滑片、滑块、泵盖等零件组成,驱动扭矩通过发动机凸轮轴连接真空泵连接器来使转子旋转,在转子的槽内装有滑片,滑片两端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泵体的内壁滑接。
现有技术中转子与传动轴采用过盈装配,对配合面的精度要求高,连接方式单一,连接强度相对较低。且传动轴与发动机凸轮轴采用一字连接器连接,对配合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易造成装配困难。同时,现有技术中真空泵腔室的密封主要靠泵体内壁和滑块以及转子接触形成的相交线来密封,密封型式为线密封,密封性能相对较弱,容易造成抽真空能力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泵总成,以解决现有的真空泵总成中传动轴与转子连接强度不可靠的问题,且提升了转子以及滑块与泵体内壁吸、排气腔室分隔处的密封性能,提升真空泵的抽真空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泵总成,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转子、以及与所述转子固接的传动轴,在所述转子上设有台阶,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转子相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台阶相适配的装配孔,所述台阶嵌入所述装配孔内。
优选地,所述转子与所述传动轴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传动扁方与凸轮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为一字型端面,所述传动扁方具有一字型通孔,所述一字型端面与所述一字型通孔间隙配合,所述传动扁方可沿一字型端面的纵向中心线产生位移。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扁方的一字型通孔与所述传动轴的通孔通过铆钉铆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扁方的端面上设有两个凸起,所述两个凸起分布于所述一字型通孔的两侧,并相应于所述传动轴的一字型端面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所述两个凸起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一字型端面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所述两个凸起嵌入到所述凸轮轴的接头槽内,且可在凸轮轴的接头槽中产生位移。
优选地,在所述转子的槽内装有滑片,所述滑片两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泵体的内壁滑接。
优选地,在所述泵体腔内壁上、与所述转子相交位置设有修形磨削圆弧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总成中,在转子上设有台阶,该台阶嵌入到传动轴的装配孔内部,避免了转子和传动轴的连接面与扭转力剪切面重合而造成的应力集中。使得转子和传动轴的连接强度增加,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转子与传动轴之间增加了熔铜焊接。
进一步地,在真空泵腔体内壁上、与转子相交的位置增加修形圆弧浅槽,使该吸、排气腔室分隔处原来的线密封优化为面密封型式,提高了分隔处的密封性能,使得真空泵的抽真空性能较之前提高了10%以上。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泵总成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泵总成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泵总成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泵总成泵体内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统的吸、排气泵腔隔离密封处形线与转子形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排气泵腔隔离密封处形线与转子形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转子2、传动轴3、凸台4、泵体5、铆钉6、传动扁方
7、台阶8、一字型端面9、通孔10、滑片、11、滑块
12、修形磨削圆弧浅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总成的剖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图3是其左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总成包括:转子1、传动轴2、传动扁方6和泵体4。发动机凸轮轴为驱动轴,将传动扁方6安装在凸轮轴和传动轴2之间,传动扁方6上端与凸轮轴连接,下端与传动轴2连接,然后通过传动轴2与转子1固接,实现动力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1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泵
- 下一篇:一种直插式齿轮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