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1127.5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杰;罗均乐;邱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3B17/1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钟作亮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具有 屏蔽 性能 电池 驱动 滤光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的双滤光片切换系统主要有电磁,电机作为动力源。但是屏蔽效果则不理想。外界的干扰源会造成比较大的干扰,使电磁阀工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体1,在盖体1上设有滑动片2,在滑动片2上设有两片具有不同滤光功能的滤光片,在盖体1上设有支架5,在支架5上设有固定轴6,在固定轴6上套有拔杆7,在拔杆7上设有磁石8,在磁石8外围设有线圈支架9,在线圈支架中间留空的地方设有线圈,在线圈支架9的外表周围设有屏蔽环10,在屏蔽环10上端设有盖板11,在滑动片2上设有拨孔21,所述拔杆7末端伸入拨孔21中并拨动滑动片2滑动实现两个滤光片的切换。
如上所述的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由红外截止滤光片3和全透光谱滤光片4组成,在滑动片2上设有两个通孔,红外截止滤光片3和全透光谱滤光片4相应设在两个通孔中。
如上所述的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包括有上盖12和底盖13,在上盖12上设有红外截止滤光片3或全透光谱滤光片4可挡住的视窗101。
如上所述的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11上设有两根端子111,外部电源连接到连接端子111上并向线圈供电。
如上所述的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1的厚度为2.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双滤光片由一片红外截止滤光片和一片全透光谱滤光片组成。由电源控制切换器,当白天光线充足时,由于各种红外光线会渗杂,会影响图像色彩。这时切换系统中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把不需要的红外线截止,图像还原出真实的色彩。当晚上光线不足时,全透滤光片玻璃开始工作,充分利用所有的光线,克服摄像机的低照性能。
在接到电流信号时,通过线圈与内部磁石的作用产生磁场,通过电流的正负极控制使磁场发生变化,则切换拨杆被磁铁带动会往左右方向拨动。
本实用新型电磁阀外部还设计了一个具有磁屏蔽功能的屏蔽环,在避免电磁阀对外部影响的同时也解决外部磁性物品对电磁阀的干扰,可满足在多种环境中使用,极大提高本产品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超薄,具有屏蔽性能的电池阀驱动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盖体1,在盖体1上设有滑动片2,在滑动片2上设有两片具有不同滤光功能的滤光片。在盖体1上设有支架5,在支架5上设有固定轴6,在固定轴6上套有拔杆7,在拔杆7上设有磁石8,在磁石8外围设有线圈支架9,在线圈支架中间留空的地方设有线圈。在线圈支架9的外表周围设有屏蔽环10,在屏蔽环10上端设有盖板11,在滑动片2上设有拨孔21,所述拔杆7末端伸入拨孔21中并拨动滑动片2滑动实现两个滤光片的切换。双滤光片由一片红外截止滤光片和一片全透光谱滤光片组成。由电源控制切换器,当白天光线充足时,由于各种红外光线会渗杂,会影响图像色彩。这时切换系统中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把不需要的红外线截止,图像还原出真实的色彩。当晚上光线不足时,全透滤光片玻璃开始工作,充分利用所有的光线,克服摄像机的低照性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滤光片由红外截止滤光片3和全透光谱滤光片4组成,在滑动片2上设有两个通孔,红外截止滤光片3和全透光谱滤光片4相应设在两个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1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