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气动乳化液移动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1075.1 | 申请日: | 201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忠;刘志强;鲍伟;张宗军;王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辰阳井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8 | 分类号: | E21F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乳化 移动 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支护系统用的乳化液泵站。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液压支护系统中,需要乳化液泵站产生液压动力。目前用的与本申请接近的电动乳化液泵站,它是在底盘上设有乳化油箱、减压水箱、电机、低压水泵、高压油泵和组合阀体。低压水泵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与高压水泵轴和电机轴直接连接,组合阀体的底部设有高压进液口、低压进液口、出液接头和回水接头。工作原理是,井下水箱的水经低压水泵加压进入组合阀体,乳化油箱的油经高压油泵加压进入组合阀体,水和油在组合阀体内比例混合成为高压乳化液,用管路供给液压支护系统。由于它采用了电机带动两台泵做动力,所以体积较大,不太轻便,移动不方便;而且电机驱动易产生电弧火花,在煤矿井下有引爆瓦斯的隐患。
目前,煤矿井下工作面为了防尘需要都设有压力水管道,同时还设有风动设备用的压风管道,压力水管道和压风管道为乳化液泵站提供了方便的动力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煤矿井下压力水管道和压风管道作为动力源,设计一种矿用气动乳化移动液泵站。
一种矿用气动乳化液移动泵站,它是在底盘上设有乳化油箱、减压水箱和组合阀体;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两台气动泵和一个水质过滤器;所述的水质过滤器的进口与煤矿井下压力水管道接通,出口通过分水器分为三路,第一路通过浮子阀与减压水箱接通、第二路直接与第一台气动泵进口接通、第三路经过单向阀与一个四通管的水进口接通;所述的乳化油箱和减压水箱的出口分别经过流量调节阀后与第二台气动泵进口接通;所述的第一台气动泵和第二台气动泵的出口连通后再与四通管的油水混合进口接通、第一台气动泵和第二台气动泵的驱动器分别通过气压调控阀与煤矿井下压风管道接通;所述的组合阀体的进口与四通管的油水混合出口接通;另外在四通管的另一出口上设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减压水箱的静压水和乳化油箱的静压油按比例进入第二台气动泵加压进入组合阀体,水质过滤器的高压水经第一台气动泵进一步加压或靠自身压力进入组合阀体,水和油在组合阀体内混合成为高压乳化液,通过乳化液出液接头用管路供给液压支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两台气动泵代替了两台普通泵和一台电机,所以体积减小,轻便,便于移动;由于以风压做动力驱动,避免产生电弧火花,在煤矿井下使用安全;由于组合阀体的进水大部分由管道水压提供,可以减小两台气动泵的设计流量,使气动泵的体积大大减小,重量更轻;由于气动泵自身的气压启动原理,在待机状态下可随着注液工作的进行自动开关机,自动油水配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浮子阀,2-减压水箱,3-气压调控阀,4-乳化油箱,5-第二气动泵,6-第一气动泵,7-组合阀体,8-四通管,9-压力表,10-单向阀,11-分水器,12-压力水管道,13-水质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矿用气动乳化液移动泵站,它是在底盘上设有乳化油箱4、减压水箱2和组合阀体7;它还设有第一气动泵6、第二气动泵5和一个水质过滤器13;所述的水质过滤器13的进口与煤矿井下压力水管道12接通,水质过滤器13的出口通过分水器11分为三路,第一路通过浮子阀1与减压水箱2接通、第二路直接与第一台气动泵6进口接通、第三路经过单向阀10与一个水进口接通;所述的乳化油箱4和减压水箱2的出口分别经过流量调节阀后与第二台气动泵5进口接通;所述的第一台气动泵6和第二台气动泵5的出口连通后再与四通管8的油水混合进口接通,第一台气动泵6和第二台气动泵5的驱动器分别通过气压调控阀3与煤矿井下压风管道接通;所述的组合阀体7的进口与四通管8的油水混合出口接通;另外在四通管8的另一出口上设有压力表9。
工作原理是,减压水箱2的静压水和乳化油箱4的静压油按比例进入第二台气动泵5加压进入组合阀体7,水质过滤器13的高压水经第一台气动泵6进一步加压和靠自身压力进入组合阀体7,水和油在组合阀体7内混合成为高压乳化液,通过乳化液出液接头用管路供给液压支护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辰阳井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辰阳井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1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