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0808.X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7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铭 |
主分类号: | B67B7/14 | 分类号: | B67B7/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赵玉珍 |
地址: | 276599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开盖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玻璃罐头类的物品,在打开这类物品时,一方面,由于力气小,导致无法开启,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手心会出汗,导致打滑,使得开启失败,这样一来,就需要一种简单的工具,开启瓶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盖器,解决了瓶盖开启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一种开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夹片、右夹片和手柄,所述的左夹片包括第一连接端、左弧形段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左弧形段的两端;所述的右夹片包括第三连接端、右弧形段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分别连接右弧形段的两端;所述的第一连接端通过弹簧连接第三连接端,所述的第二连接端通过弹簧连接第四连接端;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在右弧形段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弧形段内侧面和右弧形段内侧面上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弧形段内侧面和右弧形段内侧面均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柄上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弧形段内侧面设置凹槽,使得弧形段与瓶盖的咬合更紧密、牢固,再加上防滑纹的设置,保证了瓶盖开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夹片,11第一连接端,12左弧形段,13第二连接端,2右夹片,21第三连接端,22右弧形段,23第四连接端,3手柄,31防滑纹,4弹簧,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开盖器,包括左夹片1、右夹片2和手柄3,所述的左夹片1包括第一连接端11、左弧形段12和第二连接端13,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3分别连接左弧形段12的两端,所述的左弧形段内侧面上设有防滑纹;所述的右夹片2包括第三连接端21、右弧形段22和第四连接端23,所述的第三连接端21和第四连接端23分别连接右弧形段22的两端,所述的右弧形段内侧面上设有防滑纹;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通过弹簧4连接第三连接端21,所述的第二连接端13通过弹簧4连接第四连接端23;所述手柄3的一端固定在右弧形段22的外侧面上,所述的手柄3上设有防滑纹31。
使用时,将瓶身固定,用手拉开左、右夹片,使得左弧形段12和右弧形段22夹持在瓶盖上,然后转动手柄即可打开瓶盖。
如图2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开盖器,包括左夹片1、右夹片2和手柄3,所述的左夹片1包括第一连接端11、左弧形段12和第二连接端13,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3分别连接左弧形段12的两端,所述的左弧形段内侧面设有凹槽5,所述的凹槽5内设有防滑纹;所述的右夹片2包括第三连接端21、右弧形段22和第四连接端23,所述的第三连接端21和第四连接端23分别连接右弧形段22的两端,所述的右弧形段内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防滑纹;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通过弹簧4连接第三连接端21,所述的第二连接端13通过弹簧4连接第四连接端23;所述手柄3的一端固定在右弧形段22的外侧面上,所述的手柄3上设有防滑纹31。
使用时,经瓶身固定,用手拉开左、右夹片,将左弧形段12和右弧形段22套置在瓶盖上,使得瓶盖卡在凹槽5内,与然后转动手柄即可打开瓶盖。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简单组合等多种变形,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铭,未经刘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0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