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过氧化氢异丙苯脱水反应的脱水器串并联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0792.2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军;杨林;闫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7C49/08;C07C45/53;C07C39/04;C07C37/08;C07C15/46;C07C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过氧化氢 异丙苯 脱水 反应 脱水器 串并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过氧化氢异丙苯脱水反应的脱水器串并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苯酚丙酮生产工艺中,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经脱水器加热发生脱水反应,生成苯酚、丙酮和α-甲基苯乙烯(AMS)。脱水器工作的温度为130℃,在线工作一周后,因反应中产生的杂质沉积影响传热效果,需要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并联脱水器,然后对在线的脱水器进行隔断、清理。
切换过程为:打开备用脱水器的蒸汽入口阀和出口阀,引入S7高温蒸汽(7kg/cm3,248℃),打开备用脱水器两端的控制闸阀,缓慢引入CHP物料进行脱水反应,待下游流量正常后,切断原在线脱水器两端的控制闸阀及S7蒸汽供给,实现对脱水器进行隔断清理,清理完成后备用。在备用脱水器注入物料前必须提前引入高温蒸汽对其加热,使其边注入物料边发生脱水反应,若不及时引入高温蒸汽,则会造成脱水反应不完全,这会使未分解的CHP混入反应产物中,极大影响了产品质量。另外,由于CHP分解的不稳定性,易激发其它分解反应,增大了危险性,甚至引起重大化工事故的发生。
然而,S7蒸汽温度远高于脱水器的工作温度130℃,切换时,在刚投用的脱水器内部,新注入的CHP物料与过热的换热管接触,使得副反应增加,产生大量的焦油类杂质,此时脱水器处于流量低的状态,杂质不易被带走排出而粘附于换热管内壁,造成脱水器刚刚投用即有较多的杂质沉积,缩短了其在线工作时长,增加了清理次数,最终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能够有效减少杂质粘附,延长设备在线工作时长的用于过氧化氢异丙苯脱水反应的脱水器串并联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脱水器、第二脱水器,第一脱水器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经第一闸阀、第三闸阀与过氧化氢异丙苯输入管路、反应产物输出管路连通,第二脱水器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经第二闸阀、第四闸阀与过氧化氢异丙苯输入管路、反应产物输出管路连通,第一脱水器和第二脱水器还经入口阀、出口阀与高温蒸汽设备连通,所述的第一脱水器的入口端还经第六闸阀与第二脱水器的出口端连通,第一脱水器的出口端还经第五闸阀与第二脱水器的入口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及使用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2、在现有脱水器并联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交叉串联回路,使得第二脱水器在无蒸汽的情况下被反应后的产物充满,不会在短时间内因换热管过热造成杂质粘附,在第二脱水器通入蒸汽后,第二闸阀开启之前,虽然第二脱水器会有短时间温度升高,但此时CHP的分解已基本完成,因而焦油的产生量不大,第二闸阀开启后,虽然温度仍然会高于130℃,但此时CHP所含比例较低,且与反应产物混合,流量稳定,产生的杂质不易粘附,随着CHP物料的持续流入,温度大幅下降至工作温度,因而有效地减少了杂质粘附,可使脱水器的在线工作时间延长2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脱水器7、第二脱水器8,第一脱水器7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经第一闸阀1、第三闸阀3与过氧化氢异丙苯输入管路、反应产物输出管路连通,第二脱水器8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经第二闸阀2、第四闸阀4与过氧化氢异丙苯输入管路、反应产物输出管路连通,第一脱水器7和第二脱水器8还经入口阀9、出口阀10与高温蒸汽设备连通,所述的第一脱水器7的入口端还经第六闸阀6与第二脱水器8的出口端连通,第一脱水器7的出口端还经第五闸阀5与第二脱水器8的入口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正常工作阶段,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经第一闸阀1进入第一脱水器7,并在S7高温蒸汽的加热作用下发生脱水反应,反应后生成的苯酚、丙酮和α-甲基苯乙烯(AMS)等产物经第三闸阀3输出至下级设备,此时第二闸阀2、第四闸阀4、第五闸阀5和第六闸阀6关闭;
切换时,首先打开第四闸阀4和第五闸阀5,关闭第三闸阀3,使第一脱水器7和第二脱水器8串联,待第二脱水器8流量稳定后,打开与第二脱水器8相连的入口阀9和出口阀10,引入S7高温蒸汽,然后打开第二闸阀2,关闭第一闸阀1、第五闸阀5及与第一脱水器7相连的入口阀9和出口阀10,从而将第一脱水器7从系统中隔离并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备用;再次切换时,首先打开第三闸阀3和第六闸阀6,关闭第四闸阀4,使第一脱水器7和第二脱水器8串联,待第一脱水器7流量稳定后,打开与第一脱水器7相连的入口阀9和出口阀10,引入S7高温蒸汽,然后打开第一闸阀1,关闭第二闸阀2、第六闸阀6及与第二脱水器8相连的入口阀9和出口阀10,从而将第二脱水器8从系统中隔离并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0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