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台转轴摩擦力矩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0439.4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井峰;李大伟;杨晓许;杨大伟;韩俊锋;魏宇;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3/00 | 分类号: | G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台 转轴 摩擦 力矩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台转轴摩擦力矩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摩擦力矩测量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方法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受到很多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不准确;同时也有一些采用电动测量方法,然而这些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力传感器来配合测量,结构复杂,给测试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摩擦力矩电子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转台转轴摩擦力矩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转台转轴摩擦力矩的测量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角度检测单元、速度检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至少一个电流传感器;
所述电流传感器接入转台被测转轴的电机驱动线,用于采集电机驱动线的电流信息、将电流信息转换为模拟电压信息并输出至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输出数字电压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角度检测单元和速度检测单元均设置在转台被测转轴上,角度检测单元和速度检测单元分别输出角度信息和速度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输出端接至转台,用以控制转台被测转轴的转动角度和转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做出以下优化和限定:
上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和多通道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控制模数转换器将电流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压信息转换为数字电压信息、并将数字电压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电流传感器与多通道模数转换器相匹配;转台被测转轴有多个,电流传感器的数量与转台被测转轴的数量一致,电流传感器分别接入各自的转台被测转轴的电机驱动线。
上述电流传感器是高精度霍尔电流传感器,角度检测单元是光电编码器、速度检测单元是测速机。
上述微处理器和多通道模数转换器均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微处理器和多通道模数转换器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电路相连。
上述电流传感器分别焊接在独立的印制电路板上。
上述电流传感器与多通道模数转换器之间以及微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单元之间均通过线缆及相应的插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测量精度高。采用本实用新型使得测量精度更高。
(2)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插件连接,运行转台被测转轴使其匀速运动,通过中央处理单元得出转台转轴动静摩擦力矩。
(3)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与现有电动测量装置相比,不需要力传感器,节约了成本,简化了结构。
(4)采用多通道模数转换器,可以同时对多路电流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电流信息进行转换。
(5)多个电流传感器各自焊接在独立的印制板上,可以同时测量转台多个转轴摩擦力矩。
(6)线缆的连接端均设置有插件,待测转台转轴的电机驱动线、多个高精度霍尔电流传感器、多通道模数转换器、中央处理单元与相应的线缆之间均通过插件相连,因此可以方便更换不同长度的线缆,以适应不同距离环境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台转轴摩擦力矩的测量装置,包括角度检测单元、速度检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至少一个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可以采用高精度霍尔电流传感器,角度检测单元可以采用光电编码器、速度检测单元可以采用测速机。
电流传感器接入转台被测转轴的电机驱动线,转台被测转轴的电机驱动线与转台被测转轴相连。具体接入方法为:将转台被测转轴的电机驱动线一端穿过电流传感器,并通过线卡将电流传感器固定在电机驱动线上。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机驱动线的电流信息、将电流信息转换为模拟电压信息并输出至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输出数字电压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单元;角度检测单元和速度检测单元均设置在转台被测转轴上,角度检测单元和速度检测单元分别输出角度信息和速度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输出端接至转台,用以控制转台被测转轴的转动角度和转速;中央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数字电压信息转换为电流信息,再与转台的电机转矩系数相乘得到力矩信息并存储。其中,中央处理单元可以采用转台主控计算机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0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