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泡壳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9862.2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辉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泡壳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LED泡壳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LED泡壳灯以其节能的优势已经普遍应用于家居、商业等照明场所。但一直以来,LED泡壳灯存在着一个技术难点,那就是如何更好地解决LED晶片的散热问题,同时,通常灯具使用E14灯头的LED灯要求结构紧凑,如果LED晶片的散热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LED晶片的发光率就会很快地衰减,LED泡壳灯的使用寿命就会很短。目前常见的E14灯灯珠板与灯壳散热体之间一般都还需要另外部件来连接,这样因为连接的配合的原因就会产生热阻,影响整个灯体的散热效果,而且使得整个灯体结构不紧凑。另外,就是E14LED泡壳灯的常规做法都是将驱动器从泡壳这头放进去的,这样组装装配很麻烦,不好操作,而且对隔离传热等都有不良影响,使散热效果变差,并且使得整个灯体结构不紧凑、不小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整灯结构更紧凑、更小巧的LED泡壳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泡壳灯,包括LED灯珠和设于LED灯珠前方的泡壳以及E14灯头,所述LED灯珠设置在一个圆形的由导热塑料一体成型的导热塑件上,泡壳与导热塑件相连接,导热塑件的尾部连接E14灯头,导热塑件与E14灯头之间安装有LED驱动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塑件内设有使泡壳的内部空间与E14灯头的内部空间相通的导线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塑件内设有使泡壳的内部空间与E14灯头的内部空间相通的导气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导热塑料一体成型的导热塑件来导热散热的方式,排除了因连接配合原因产生的热阻的影响,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可以更好地为LED灯珠散热,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LED驱动器安装在导热塑件与E14灯头之间,LED驱动器从E14灯头端装入,这样组装装配更方便,方便操作,而且对隔离传热等都更有利,配合导线槽结构,可以用裸线连接,可使整灯结构做得非常紧凑非常小巧,而且,配合导气槽可使导热散热效果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泡壳灯,包括LED灯珠1和设于LED灯珠1前方的泡壳2以及E14灯头3,所述LED灯珠1设置在一个圆形的由导热塑料一体成型的导热塑件4上,泡壳2与导热塑件4相连接,导热塑件4的尾部连接E14灯头3,导热塑件4与E14灯头3之间安装有LED驱动器5。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塑件4内设有使泡壳2的内部空间与E14灯头3的内部空间相通的导线槽41。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塑件4内设有使泡壳2的内部空间与E14灯头3的内部空间相通的导气槽42。
本实用新型采用灯体采用导热塑料一体成型,导热绝缘,内置了导线槽41和导气槽42,驱动器采用灯头端装入。这种结构有效避免了因多部件配合产生的热阻,降低了装配难度,还可以把整灯做得非常紧密,同时把部分LED灯珠板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灯座,利用灯座和灯具增加散热面积。其中导线槽可以使用无皮导线,大大节约连接导线的体积,另外导气槽增加壳体的散热面积,能平衡泡壳内外的气压,排出内部挥发物。本实用新型LED灯珠板与驱动器板的连接方式采用定位卡槽即导线槽穿电源线连接,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辉,未经陈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