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抱婴腰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510.7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仁;林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佳仁 |
主分类号: | A47D13/02 | 分类号: | A47D13/02;A47D1/10;A47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抱婴腰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抱婴腰凳。
背景技术
婴儿需要家长无时无刻,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爱护,因此,家长在照顾婴儿时,不可或缺地需要怀抱着婴儿。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抱婴腰凳,如传统的单腰带腰凳和一般的双肩带腰凳,虽然都能起到减轻家长负担的作用,但是在抱婴时,腰凳承担婴儿的重量,不仅腰凳容易下沉,给家长造成不适,而且腰带与腰凳的连接处受力过多,容易产生破损,存在安全隐患;一般的双肩腰凳功能相对单一,冬夏两季需备用不同的腰凳,造成不必要的开支,且一般的单肩或双肩腰凳由于其婴儿靠垫与腰凳连接处较宽,将婴儿面对前方、背对家长(袋鼠式)使用时,都会将婴儿的双腿撑开外翻,容易对婴儿双腿造成挤压,增加婴儿的排斥感,且长期使用,会对腿部骨骼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传统的单肩腰凳由于没有对婴儿腰部设置安全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无法真正解放家长的双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抱婴腰凳,由腰带、肩带、背带、安全带以及婴儿靠垫组成,腰带上设有腰凳,婴儿靠垫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腰带相连,两条可调节长度的肩带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婴儿靠垫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环状,其改进之处在于:婴儿靠垫为倒五角形,各端角边缘间以凹形过渡,五个凹形对应于宝宝的头部及双手、双脚,使宝宝更活动空间更大,宝宝更舒适,下端角宽度为2.5~7.5cm,肩带一端设有一个连接件,与上端角相连,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件,一个与中端角相连,另一个连接于腰带和腰凳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婴儿靠垫上设有一透气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婴儿靠垫外侧设有可拆卸的置物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背带通过两端的连接件与腰带上端连接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长度可调节的安全带两端与婴儿靠垫上两中端角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婴儿靠垫上设有可拆卸的婴儿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肩带上设有连接婴儿帽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通过两端设有的连接件相连,形成一个环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背带上设有可沿背带滑动的护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婴儿帽下端连接于婴儿靠垫上,上端通过可调节长度的连接带连接于肩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婴儿靠垫下端角可通过多个连接件与腰带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可以是魔术贴、挂钩和卡扣等可拆卸式的连接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方便家长以不同的组合使用,抱婴时,在保证婴儿空间充足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背带和肩带的长度来调整分担家长腰部承受的重量,解决长时间使用腰凳时,家长腰部难受的问题,减轻婴儿靠垫和腰凳连接处的受力,肩带同时与婴儿靠垫和腰带相连,增加牢固度,在婴儿靠垫中端形成一安全带,防止婴儿侧滑,提高安全性,解放家长的双手;将婴儿背对家长抱背时,婴儿双腿穿过下端角两侧,使双腿自然放置,避免撑开外翻,采用类似倒五角的靠垫,使婴儿的手脚及头部得以充分释放,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以不同的组合状态在宝宝3个月成长至四周岁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式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肩式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卸除置物袋和婴儿帽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佳仁,未经林佳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