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张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9437.3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春;张志林;崔巧玲;周广福;李德民;李长春;苗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德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 地址: | 253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皮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冷再生机是一种多功能施工机械。主要用于旧沥青路面的升级改造,即基层冷再生。还可用于公路、城乡道路、机场、码头、停车场等工程的基层、底基层稳定土现场就地拌合作业。目前,多数皮带的张紧装置都放在松边,并且多数是机械张紧,涨紧力不易控制,无法达到皮带随时张紧的目的,皮带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皮带张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张紧装置都放在松边,并且多数是机械张紧,张紧力不易控制,无法达到皮带随时张紧的目的,皮带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罩臂板、主动轮、从动轮、蓄能器、胶管及电磁阀组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张紧装置置于皮带的紧边,张紧装置采用螺栓固定在罩臂板上,张紧装置的支撑轴右侧通过螺栓连接张紧支架,轴的较短端安装向心球轴承,通过螺栓安装轴承座,轴的较长端安装向心球轴承,通过螺栓连接轴承座,张紧带轮通过螺栓连接花键套,轴的较长端底部设置挡板;张紧油缸的一端与张紧装置的固定座通过销轴连接,张紧油缸的另一端与罩臂板上的油缸座通过销轴连接,张紧油缸通过胶管、隔膜式蓄能器连接电磁阀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张紧油缸可根据皮带的松紧程度自行升落,随时达到张紧的目的,提高皮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轴、2张紧支架、3轴承座、4向心球轴承、5轴、6轴密封圈、7花键套、8挡板、9张紧带轮。
附图2是张紧油缸的液压部分示意图:
图中:10隔膜式蓄能器 、11胶管、12张紧油缸、13电磁阀组。
附图3是张紧装置与皮带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4罩臂板、15张紧装置、16皮带。
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张紧装置15置于皮带16的紧边,张紧装置15采用螺栓固定在罩臂板14上,张紧装置15的支撑轴1右侧通过螺栓连接张紧支架2,轴5的较短端安装向心球轴承4,通过螺栓安装轴承座3,轴5的较长端安装向心球轴承4,通过螺栓连接轴承座3,张紧带轮9通过螺栓连接花键套7,轴5的较长端底部设置挡板8;张紧油缸12的一端与张紧装置15的固定座通过销轴连接,张紧油缸12的另一端与罩臂板14上的油缸座通过销轴连接,张紧油缸12通过胶管11、隔膜式蓄能器10连接电磁阀组13。
工作状态描述:
张紧装置放置在皮带的紧边,张紧油缸产生一定的张紧力,达到皮带的紧边张紧要求,张紧油缸可根据皮带的松紧程度自行升落,随时达到张紧的目的。发动机带动离合器旋转,离合器连接大皮带轮,通过皮带将动力传给小带轮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驱动转子转动,实现动力的传递。
先把控制张紧油缸的电磁阀的压力调到4.5Mpa,车启动,给张紧油缸阀组供电,油进入张紧油缸大腔,给张紧油缸供油,油缸的活塞杆上升,使皮带涨紧,图2中隔膜式蓄能器的作用:压力高于规定值时,储存一部分油液,压力低于规定值时,释放的储存部分油液,保证油的压力在规定值。给离合器供油,离合器带动大皮带轮转动,由于皮带摩擦力的作用,皮带带动张紧带轮、小皮带轮一起转动,皮带将动力传给减速机,减速机驱动转子转动。不工作时,给张紧油缸阀组断电,张紧油缸泄油,油缸的活塞杆回落,皮带松弛。张紧油缸可根据皮带的松紧程度自行升落,随时达到张紧的目的。
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上安装转速传感器,检测两轮的实际转速。通过程序自动检测转子空转情况下的转速比,设定为标准值。当工作时,皮带与皮带轮发生滑转,设定相对于标准值滑转率变化在2%范围内,否则油缸自动张紧,与功率传送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德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德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