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060.1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相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相臣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热水器的加热装置,具体是一种节能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生活的今天,热水器已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电热水器的加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金属电热管,2.表面镀膜,3.陶瓷电热棒,4.PTC陶瓷电热片,5.电磁加热,6.微波加热,7.电阻丝加热,8.直接电极式加热,上述各类方式加热都有利弊;比如:
金属电热管加热法:主要是指镍铬丝电热管加热,电热管又分铁质电热管、不锈钢电热管、铜质电热管。绝大多数贮水式电热水器也采用该类电热管加热,该方法是一种比较成熟,也比较价廉物美的电加热方法。但这种加热管也有局限,在中国很多地方水质较差的情况下,该类发热管直接对水进行加热十分容易结水垢,结水垢后直接影响电热水器产品的使用寿命;即热式电热水器体积小功率大,贮水式常用的防止水垢产生的手段很难在即热式中实现,由于加热杯体积很小,电热管本身尺寸也必须做得很小,小尺寸加热管势必会加大加热密度,即增加单位面积的加热量,此种情况下电热管的寿命会缩短。另外,电热管的制作,一般都是在密封的金属管内放入镍铬电阻丝、在电阻丝和管壁之间用氧化镁粉填充绝缘的,于是就会面临一些问题,氧化镁粉在低温时绝缘良好,但达到一定温度时氧化镁粉会碳化,碳化后的氧化镁粉就没有绝缘能力了。
一般金属电热管在干烧情况下功率在7W/cm2以下较好,而能保证只在水中加热而不干烧的情况下,一般每功率在20~25W/cm2以下可以使用。按目前我国电热管制造工艺现状,如果功率超过30W/cm2是比较危险的,功率超过40W/cm2更加危险。但市面上不少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电热管的功率密度超过40W/cm2甚至50W/cm2以上,如果只是靠电子控制来保证不干烧,万一控制失灵一次,烧坏绝缘,后果将不堪设想。
铁质金属电热管用在电热水器上,因其易生锈,很少被采用;不锈钢金属电热管目前采用较多,但它相对铜质金属电热管来说,更容易产生水垢,但铜质金属电热管相对成本更高。
表面镀膜加热方法:又分非金属镀膜、金属表面绝缘后再镀膜两种,非金属表面镀膜又分有陶瓷管式、玻璃管式、石英管式等,镀膜方法又有涂膜、喷涂和印刷等多种方法;非金属表面镀膜虽然有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非金属材料本身的选择;二是镀膜的方法,材料本身选择不好,满足不了电热水器急冷急热,承受水压,绝缘性能,导热性能等特殊要求;镀膜方法的好坏,是影响电热膜的使用寿命,功率衰减大小的关键因素;对玻璃管式:材料本身耐急冷急热能力差,急冷急热时容易破裂,耐水压能力也差,在出口封闭式(后制式)热水器中,普通玻璃管式是很难满足要求的;陶瓷管式:材料本身耐急冷急热能力还好,但陶瓷管烧结时工艺尺寸较难保证,在后期产品安装时密封困难,容易出现热水器漏水现象;石英管式:单晶体管式材料比前两种要好,单晶体管式耐急冷急热能力更强,在1300℃时急冷至0℃多次不会出现问题,且绝缘性能良好,耐腐蚀,耐压力,不结水垢,工艺尺寸有保障,只是成本较高,为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有人采用普通石英管;镀膜方法不论采用何种电热膜材料,关键是电热膜与非金属材料本身的结合强度以及电热膜的衰减幅度,电热膜靠中温固化和高温烧结以及超高温化合反应,效果是十分不同的,好的产品使用上万小时功率衰减率约为0.3%~0.5%。而使用涂膜固化的,使用几百小时功率衰减则超过20%以上,甚至整片脱膜而无法再使用;超高温化合反应单晶体管式非金属镀膜电加热,十分安全,长时间使用不腐蚀,不结水垢,绝缘不损坏,功率衰减幅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应当是当今即热式电热水器最好的电热方法之一,但其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在产品上非金属和金属接口处工艺要求极高,批量生产时是一个关键质量控制点,否则容易造成封闭式产品的漏水;金属表面绝缘后再镀膜,关键在于金属表面的绝缘,什么样的绝缘可以耐高温,又可以随金属一起热胀冷缩而保持绝缘性能不变?目前已有多家高校和研究所正在努力研发之中,如果只是简单在金属表面搪瓷绝缘就镀膜,而搪瓷热胀冷缩是会有裂纹产生,产生裂纹后的搪瓷,绝缘性能基本就无法保证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相臣,未经吴相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页文本域高度自适应缩放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正极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