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缸驱动的靠枕枕套撑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9057.X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武林;陈善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 驱动 靠枕 枕套 袋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枕枕套生产工具,具体是一种撑袋装置。
背景技术
靠枕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织物制品,它能够帮助人们获得舒适的依靠角度以缓解疲劳。在靠枕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枕套面料的内侧向外布置以方便缝合,然后在完成缝合后将枕套翻面并将其四个边角撑开,最后将枕套套在枕芯上。目前主要靠人工来撑开枕套,其主要步骤是:首先在地面设置一根竖直布置的直杆,其次把枕套套在直杆上并向下拉伸,将直杆的顶端顶推枕套的一个边角使其向外伸展,然后再转动枕套使得直杆的顶端依次顶推其余三个边角,从而将枕套完整地撑开。但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靠枕机械化的生产过程中,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缸驱动的靠枕枕套撑袋装置,该撑袋装置应能简便快速地撑开枕套,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缸驱动的靠枕枕套撑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撑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可运动地定位在机架上的四杆机构、通过竖直运动来推动四杆机构开合的驱动组件以及固定机架的支架座。
所述四杆机构通过上铰接点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的上部,所述四杆机构通过与上铰接点呈对角线布置的下铰接点可转动地定位在驱动组件上。
所述四杆机构包括两条长度相同且由上铰接点铰接的上连杆以及两条长度相同且由下铰接点铰接的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长度大于下连杆的长度。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内部的气缸、制于机架壳体上的滑动槽、由气缸驱动并可沿着滑动槽竖直运动的滑动杆;所述下铰接点可转动地定位在滑动杆上。
所述支架座为三条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四杆机构的放大作用,仅需一次动作就能完撑开枕套,使用非常方便,有效地提升了枕套的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四杆机构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3是四杆机构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四杆机构的状态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气缸驱动的靠枕枕套撑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1、四杆机构2、驱动组件和支架座。
所述四杆机构可运动地定位在机架上,包括两条上连杆2-1以及两条下连杆2-2;所述两条上连杆通过上铰接点3-1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两条下连杆通过下铰接点3-2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所述下铰接点与上铰接点呈对角线布置),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通过外侧铰接点3-3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所述两条上连杆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两条下连杆也具有相同的长度,同时所述上连杆的长度大于下连杆的长度。
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固定架4,所述四杆机构通过上铰接点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的固定架上,并且四杆机构还通过下铰接点可转动地定位在驱动组件上。
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竖直运动来推动四杆机构开合,包括气缸(图中省略)、滑动槽6以及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杆7;所述气缸设置在机架内部,并且气缸的活塞杆可沿着机架长度方向在机架内部运动;所述滑动槽制于机架壳体上,并且滑动槽沿着机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杆可在气缸驱动下沿着滑动槽进行竖直运动,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伸入滑动槽中并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另一端与下铰接点可转动地固定在一起。
所述支架座为三条呈发散状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支腿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将枕套套在本实用新型的四杆机构上,并使上铰接点顶住枕套的一个边角;此时四杆机构的状态如图2所示;
2、启动本实用新型,气缸推动下铰接点向下运动从而打开四杆机构;当两条上连杆之间的夹角为90°时,四杆机构形成最大的水平宽度;此时四杆机构的状态如图3所示,四杆机构的两个外侧铰接点3-3将会顶住枕套的两个边角;
3、气缸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最低点,下铰接点将会顶住枕套的最后一个边角;此时四杆机构的状态如图4所示,至此枕套的四个边角经过四杆机构中四个铰接点的顶推,枕套被完全撑开;
4、气缸反向向上运动,本实用新型回复至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组合台式钟
- 下一篇:一种汽车胎压监测仪的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