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设备残余电放电整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7680.1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0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富洪;陈文景;徐致远;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设备 残余 放电 整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工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变电设备残余电放电整套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为了防止感应电对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需要在停电检修的电力设备引流线上挂接接地短路线,将停电检修电力设备上的感应电或残余电荷导入变电站接地电网,确保工作人员工作安全。电力设备高压电气试验时,由于电力设备多为容性设备,高压试验完毕后电力设备内部会残存一部分电荷,需要在被试验的电力设备引流线上挂接接地短路线,将电力设备接地短路放电,确保后续工作安全。
高电压等级变电设备安装高度较高,工作人员通常借助高空作业车登高作业将短路线用鳄鱼夹夹接在变电设备引流线上,从而实现将感应电或残余电荷导入变电站接地电网。然而,由于高电压等级变电设备引流线较粗,鳄鱼夹只能夹接住引流线的一部分,因此鳄鱼夹容易因外力因素而脱落,使得变电设备感应电或残余电荷击伤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变电设备残余电放电整套装置,通过采用固接在绝缘长杆上的挂钩将用于接地的导线挂接到变电设备高压侧引流线上,无需登高作业,解决了鳄鱼夹容易因外力因素脱落而导致变电设备感应电或残余电荷击伤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电设备残余电放电整套装置,包括绝缘长杆、挂钩、导线、接地体、托体、旋转杆;所述绝缘长杆的尾端套有握柄,所述挂钩通过一对紧固环紧紧套接在绝缘长杆的顶端;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挂钩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体固接;所述接地体一侧的一端设有弯钩,同一侧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螺纹孔,且所述旋转杆外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螺纹;所述旋转杆一端与所述托体固接,另一端固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杆旋转的旋转柄,所述托体与所述弯钩相对。
所述接地体的另一侧设有紧固孔和所述紧固孔内的紧固螺丝,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紧固孔后与所述接地体固接;拧紧所述紧固螺丝,将所述导线的中间一截紧紧锁在所述紧固孔内。
所述导线为多股软铜线。
所述绝缘长杆、旋转柄、握柄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挂钩、接地体、托体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旋转柄为旋转环。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固接在绝缘长杆上的挂钩将用于接地的导线挂接到变电设备高压侧引流线上,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容易,无需登高作业,能使用于接地的导线可靠地挂接在变电设备引流线上并将变电设备的残余电荷导入变电站地网,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变电设备残余电荷击伤工作人员,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提高现场工作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设备残余电放电整套装置,包括绝缘长杆1、挂钩2、导线3、接地体4、托体5、旋转杆6;所述绝缘长杆1的尾端套有握柄7,所述挂钩2通过一对紧固环8紧紧套接在绝缘长杆1的顶端;所述导线3的一端与所述挂钩2固定焊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体4固定焊接;所述接地体4一侧的一端设有弯钩41,同一侧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42;所述旋转杆6穿过所述螺纹孔42,且所述旋转杆6外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孔42相对应的螺纹61;所述旋转杆6一端与所述托体5固定焊接,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杆6旋转的旋转柄62,所述托体5与所述弯钩41相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接地体4的另一侧设有紧固孔43和所述紧固孔43内的紧固螺丝44,所述导线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紧固孔43后与所述接地体4固接;拧紧所述紧固螺丝44,将所述导线3的中间一截紧紧锁在所述紧固孔43内,从而防止由于导线3的晃动,导致导线3的另一端容易从与所述接地体4焊接处脱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线3为多股软铜线。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旋转柄62为旋转环,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长杆1、旋转环、握柄7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挂钩2、接地体4、托体5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7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