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走升降式卸车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6401.X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李永武;陈光阔;韩兴昌;汪伟;兰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67/24 | 分类号: | B65G67/24;B65G69/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卸车 平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自走升降式卸车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物流的不断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益,就对不同种类及形式的货物装卸方式及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大型箱包、机械的装卸,普遍采用吊装或叉车运输等方式。起重设备的吊装虽省时但工时费一般比较高;叉车运输比较方便经济但受条件限制,如无卸车台根本无法实现。目前货运站及工厂内都设有固定的坡道卸车台,装卸时受卸车台位置的限制,只能在固定位置装卸,增加了不少中间运输环节,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可移动、自由升降的自走升降式卸车平台装置,可大大提高装卸的灵活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走升降式卸车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升降丝杠、转轮、连接丝母、支撑底座,所述平台上配有后脚轮和前脚轮,可根据不同需要随时随地的移动卸车台。所述升降丝杠能够在固定在平台上的丝母中旋转,所述升降丝杠顶端连接转轮,升降丝杠底端固定在支撑底座中,所述支撑底座与行走脚轮托架固定,所述行走脚轮托架一端固定后脚轮,另一端通过铰接点与平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走升降式卸车平台装置还包括前支撑踏板,所述前支撑踏板与平台前端铰接。
所述自走升降式卸车平台装置还包括高度可调的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所述后支撑柱和前支撑柱均可拆卸的固定在平台上。
所述后脚轮为两个,前脚轮为一个。
当卸车台到达指定位置后,人工转动平台上的圆形转轮,带动升降丝杠在连接丝母中转动,丝杠的下部镶嵌在一个支撑底座中,并能自由转动,支撑座固定在后脚轮安装支架上,当丝杠在丝母中旋转,下部推着脚轮支架绕与平台相连的铰接点旋转,从而提升平台高度。当平台到达指定高度后,将前支撑踏板放于货箱上,调节前后支撑柱的高度并固定,逆向转动转轮收起脚轮支架使之不受力,这样平台、前后支撑柱、前支撑踏板与货箱就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卸车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满足不同高度货箱卸车要求,可大大提高装卸的灵活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起状态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台;2、升降丝杠;3、转轮;4、连接丝母;5、支撑底座;6、前支撑踏板;7、后行走脚轮;8、前导向脚轮;9、后支撑柱;10、前支撑柱;11、后行走脚轮托架;12、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自走升降式卸车平台装置,由于装有后行走脚轮7和前导向脚轮8,升降平台1时手动转动转轮3,带动升降丝杠2在连接丝母4中旋转,旋转时通过黄油润滑,升降丝杠2底部给支撑底座5推力,使之与后行走脚轮托架11一起绕铰接点转动,从而起到升降作用,当前支撑踏板6到达货箱高度时,放下后支撑柱9与前支撑柱10,并调整固定,同时转动转轮3收起后行走脚轮托架11。平台1、后支撑柱9与前支撑柱9与地面接触,前支撑踏板6与货箱12接触,构成了一个稳定卸车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6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输纸机分离头调节装置
- 下一篇:轨道清仓机公转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