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6329.0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卢智鹏;檀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唯广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管道 渗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壤灌溉的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
背景技术
渗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地下灌溉技术,它是将带有均匀微孔的渗灌管埋于作物根区,利用渗灌管管壁上微小的孔隙,在较低压力作用下,使水由管内向管外呈“发汗”的方式渗出,在通过管壁周围土壤的毛细管的吸水作用向土体扩散,达到连续向作物根层供水,从而实施作物生育期的全过程灌溉,该技术具有节水率高、没有蒸发渗漏损失、不造成地表板结、抑制杂草生长、便于地面耕作和栽培管理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高效节水技术。但是现有的渗灌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土壤墒情检测不准确和渗水量测量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现有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浪费一定量的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数据测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包括水罐、控制器、排气阀、负压传感器、上水阀、上水管、灌溉控制阀、测量控制阀、渗水管和渗水器,所述水罐上方安装有控制器、排气阀和负压传感器,水罐上下两端各加工有一个开口,水罐上端开口处连接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上安装有上水阀,所述水罐下端开口处与渗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渗水管进水口下方的管路上安装有灌溉控制阀,灌溉控制阀下方的渗水管管路上安装有测量控制阀,所述测量控制阀和渗水管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若干个渗水器。此外还包括水位上限传感器、水位下限传感器、测量阀和测量管,所述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罐侧壁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测量管上端与水罐相通,且接口位置低于水位上限传感器所在平面,测量管下端与渗水管相通,且接口位于灌溉控制阀和测量控制阀之间,测量管上部安装有测量阀,测量管外壁按照国际标准尺寸标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通过铆钉固定在水罐上。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水罐的形状为圆柱体,其外壳的材料为聚氯乙烯,直径为50cm。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若干个土壤水分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土壤墒情。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水罐连接处采用环氧树脂密封。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上水管的材料为聚氯乙烯,上水管直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测量管为有机玻璃透明管,其直径为5mm,测量管与水罐和渗水管之间的连接采用硬质薄壁的聚氯乙烯管。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负压传感器与水罐通过螺纹连接并用防水生料带密闭。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其中所述灌溉控制阀、排气阀、测量阀、测量控制阀和上水阀均为电磁阀,所述各电磁阀分别安装在水罐和各水管上加工出的内丝接口上,接口处使用防水生料带密闭。
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在水罐侧面安装有水位上限传感器和水位下限传感器,两个传感器能够将水罐内部的水位信息及时、准确的反映给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上水阀和排气阀,调节水罐内的水量,只需按需求设置好两个传感器的位置和控制器内的参数,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测量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水罐和渗水管相连通,测量管外壁按照国际标准尺寸标有刻度,采用连通器的原理,可以准确测量渗水量并可实现定量灌溉,数据测量较为准确,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管道式渗灌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唯广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唯广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6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网网坠编织机的包芯装置
- 下一篇:渔网网坠编织机的加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