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语音识别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6266.9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顶;邹铮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0 | 分类号: | G10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语音 识别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识别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语音识别电路。
背景技术
在利用语音识别芯片进行语音识别时,作为信号源的音源的位置离语音识别芯片的距离是变化不定的,而常用的语音识别系统是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固定倍数的放大输出;这样对于采用固定放大倍数的语音识别系统就造成如下述问题:当音源的位置离语音识别系统很近时,由于语音识别芯片检测到的语音信号幅度很大,经过固定倍数的放大器后,就会造成输出语音信号的削波;但是,当音源的位置离语音识别系统很远时,由于语音信号的幅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成指数下降,使得固定放大倍数的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幅度仍然很小,从而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因此,以上两种情况都会严重的影响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语音识别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语音识别电路,该电路对语音信号进行识别处理,且在一定幅度范围内的语音信号被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语音识别电路接收后,均能输出一个幅度与设定幅度相同的稳定的语音信号,提高了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的识别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语音识别电路,用于调节语音信号的输出幅度,其包括可变增益放大电路、比较电压生成电路及信号检测电路,且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可调电阻子电路、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及放大器,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子电路与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子电路等效为第一压控电阻与第二压控电阻,所述第一压控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外部电源均与所述第一压控电阻及第二压控电阻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控电阻的一端与共模电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接收外部输入的语音信号,并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输入所述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放大而输出放大后的语音信号,所述比较电压生成电路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连接,以生成一个基准电压并加载至所述信号检测电路,且所述基准电压根据输出语音信号的设定幅度而设定,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放大器输出的语音信号的幅度,并比较所述输出的语音信号的幅度与设定幅度的偏差,当所述放大器输出的语音信号的幅度偏离设定幅度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反馈一个变化的电压至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子电路,改变所述第一压控电阻与第二压控电阻的控制电压,调节所述放大器的增益倍数,以使所述放大器输出的语音信号的幅度与设定幅度相同。
较佳地,外部语音信号输入所述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的第一压控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的第一压控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的第二压控电阻的一端与共模电压端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的第一压控电阻与第二压控电阻的控制端均与外部电源及共模电压端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子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及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共同连接,且等效为第一压控电阻与第二压控电阻的一个控制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共同连接,且等效为第一压控电阻与第二压控电阻的另一个控制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共同连接,且等效为第一压控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与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共同连接,且等效为第二压控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共同连接,且等效为第一压控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与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共同连接,且等效为第二压控电阻的另一端。
较佳地,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子电路的第一压控电阻与第二压控电阻的控制电压为电源电压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输出端电压之差,所述第二可调电阻子电路的第一压控电阻与第二压控电阻的控制电压为电源电压与共模电压之差。
较佳地,各个所述场效应管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且均工作在三极管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6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堵型均速管流量传感器
- 下一篇:模具水路堵孔的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