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的插块互嵌式挡土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4374.2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远;罗贾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志远;罗贾蓉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插块互嵌式挡土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砖,尤其是涉及到具有种植功能的一种生态型的插块互嵌式挡土砖的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河道、沟渠等的挡土、挡墙结构有以下几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石笼挡墙结构、生态袋挡墙结构和混凝土砌块挡墙结构。由前述几种结构的挡墙分别存在以下缺陷: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大,增加施工成本,河道或沟渠开挖较深,且河道容易淤积。
石笼挡墙结构,施工难度大,增加施工成本,生态效果不理想,结构寿命不长。
生态袋挡墙结构,抗侧压能力弱,墙体稳定性差。
混凝土砌块挡墙结构,有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具有种植功能的生态型自嵌式挡墙砖,申请号:201320838722.5,其缺点是不符合页岩砖的生产工艺,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只能用水泥制成成品,砖体自身寿命短、一般只有50年,所含水泥成分还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容易风化,并且砖块较重,装配时依靠砌块自带的凸台进行固定,施工不便,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型的插块互嵌式挡土砖,它不仅生态环保,施工方便,且墙体使用寿命长,墙体结构安全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型的插块互嵌式挡土砖,是由若干个种植槽孔、减重槽孔、减重孔、‘凸’字型定位孔洞、‘Z’字型定位块所组成。
其中,种植槽孔,减重槽孔、减重孔以及‘凸’字型定位孔洞,都是穿透型的孔洞。‘Z’字型定位块的外部形状为‘Z’字型,在插入挡土砖后,可以使上下层相邻的挡土砖产生退台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重量轻,环保,使用寿命长,便于种植,以更容易制造的‘Z’字型定位块替代了混凝土砌块挡土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固定棒和混凝土凸台,使成本得到降低,且定位更精确,利于挡土砖的推广与应用。
挡土砖砖体两个安装配合端面平整无凸起结构,使得砖体制造成本降低。采用了砖体上下层错位重叠,使用‘Z’字型定位块连接上下层,使整个墙体安全与稳定,并具有柔性调节功能。砖体均匀开有多个小孔减重孔,靠近后方中间开有一大孔减重槽孔,起到节约原料和减轻重量的作用。砖体凸字端面开出的种植槽孔,能够种植水生植物,使河道、沟渠等具有生态环保、水土保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砖的上平面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砖的侧平面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砖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砖配合使用的‘Z’字型定位块的上平面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砖配合使用的‘Z’字型定位块的侧平面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砖配合使用的‘Z’字型定位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砖及‘Z’字型定位块组合安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1-种植槽孔;2-减重槽孔;3-减重孔;4-‘凸’字型定位孔洞;5-‘Z’字型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砖体靠近凸字端面开有种植槽孔(1),靠近后方端面中间开有减重槽孔(2),砖体整体均匀开有多个减重孔(3),靠近后方端面两侧各开有一个‘凸’字型定位孔洞(4),配合‘凸’字型定位孔洞(4)安装所使用的为‘Z’字型定位块(5)。
当铺设同层砖体时,砖体以相同摆放方向一致排开,紧密靠拢。再将‘Z’字型定位块(5)同方向插入‘凸’字型定位孔洞(4);进行第二层砖体堆码时,以第二层砖块的‘凸’字型定位孔洞与第一层的‘Z’字型定位块(5)错位配合卡入;以此原理继续往上堆码。因‘Z’字型定位块(5)的结构具有使上层砖体后退功能,使整个挡土砖墙体不是垂直向上,而是能够形成逐渐后移靠着河道、沟渠等向上的一种后移式设计原理,使之安全与稳定。由于有了多个减重槽孔(3),所以能够轻便的进行层层砖体的堆码,砖体堆码好以后,从砖体的前方缺口处会露出种植槽孔(1),利于各种水生植物的种植,因而能够河道、沟渠等具有生态环保、水土保护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志远;罗贾蓉,未经宋志远;罗贾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4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混凝土四连球
- 下一篇:一种位于卵石输沙带上的丁坝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