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酒驾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4279.2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石进水;张让莘;黄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新文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工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酒驾控制器,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醉酒驾车会极大地危害道路安全。醉酒者会因其神经系统受酒精干扰,而大大增加其反应时间,严重者还会丧失观察、理解、判断、反映能力,使得驾驶者对于驾驶状态失去有效控制,从而引发严重车祸。为了减少酒驾,目前,出现了很多中可以安装在车辆上的防酒驾装置,目前已有的车载呼吸式酒精检测装置中的一种是在驾驶员座位附近安装酒精检测装置,测试酒精浓度,如果超标,则发出警报,同时汽车控制继电器切断点火装置电源。比如,首网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车载酒精检测连锁管理系统,司机向“车载酒精检测仪”的探测区域吐气,仪器监测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但是这一系统如果用在私家车上,就容易出现有人代吹的“作弊”的行为。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3388 别,公开日2011 年5 月18 日,名称为“汽车防酒驾控制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防酒驾控制装置,包括酒精检测装置和点火控制装置,这种汽车防酒驾控制装置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保证酒精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确实为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例如一群人中,只有一人会驾驶汽车,但同时他也饮酒过度,已经酒醉,那么很难保证其他没有醉酒但又不会驾驶汽车的人不会代替驾驶员进行酒精测试,那么这个时候,汽车放酒驾控制装置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控制效果好的酒驾控制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酒驾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酒驾控制器包括电连接的微处理器以及:
酒精测试仪,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酒精含量,并将结果送微处理器中保存;
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装置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采集驾驶员的人脸面像并形成面像文件,存储于微处理器中;
继电器J1,继电器J1的线圈与微处理器连接,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K1与启动继电器线圈、启动开关K的启动档ST串联在蓄电池上。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酒驾控制器还包括:
转速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实时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将结果送微处理器中保存。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酒驾控制器还包括:
继电器J2,继电器J2的线圈与微处理器连接,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K2串联在ECU与喷油嘴之间。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酒驾控制器还包括:
报警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
基于所述酒驾控制器的应用,应用于燃油车、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酒精测试仪、摄像头、转速传感器相结合,实时进行人脸的识别,杜绝了让没有喝酒的人吹气启动车,再由醉酒驾驶员驾车的情况;在喷油嘴和启动继电器线圈回路中均串联了继电器开关,起双保险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因某一继电器失灵造成的系统防酒驾功能的缺失,防酒驾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酒驾控制器的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酒驾控制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酒驾控制器,包括电连接的微处理器以及:
转速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实时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将结果送微处理器中保存;
酒精测试仪,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酒精含量,并将结果送微处理器中保存;
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装置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采集驾驶员的人脸面像并形成面像文件,存储于微处理器中;
继电器J1,继电器J1的线圈与微处理器连接,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K1与启动继电器线圈、启动开关K的启动档ST串联在蓄电池上;
继电器J2,继电器J2的线圈与微处理器连接,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K2串联在ECU与喷油嘴之间。
按住检测开关K3,摄像头通过基于DSP的人脸识别装置采集驾驶员的人脸面像,形成人脸面像的数字信息后存储于微处理器中。同时,驾驶员向酒精测试仪吹气进行酒精含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送到微处理器中,驾驶员松开检测开关K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文,未经黄新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4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箱脚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桩-锚-框架”复合的双层路基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