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板校平压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3958.8 | 申请日: | 2014-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6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袁锐波;伍星;刘杨;罗璟;何祖顺;沈立俊;贾著红;吴红林;邹利明;张良红;袁子荣;刘朝晖;刘英华;刘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南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1/00 | 分类号: | B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板校平压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阴极板校平压纹装置,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的提纯精炼,大都采用电解精炼法,电解时,将阴、阳极板等间距相间地装入盛有硅氟酸电解液的电解槽内,通入直流电进行电解精炼,在电流的作用下,阳极板的铅离子逐渐迁移并附着在阴极板上,阴极板即为高纯度的电铅产品,其纯度可达到99.99%。但阴极为纯铅薄片,其刚度差,在阴极制备及吊装入槽的过程中极易变形,为使电解工序正常进行,减少短路,提高电流效率,提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必须对入槽的铅电解阴极进行精心制备并提高其刚度,以减小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铅电解阴极制备工艺流程中的阴极板校平压纹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Ⅰ2、立柱Ⅱ3、拉杆4、液压缸Ⅰ5、液压缸Ⅱ6、凸模体7、凹模体8、支座11、导轨14,在底座1上设有立柱Ⅰ2、立柱Ⅱ3和导轨14,导轨14位于立柱Ⅰ2和立柱Ⅱ3之间,立柱Ⅰ2和立柱Ⅱ3之间通过拉杆4连接,液压缸Ⅰ5固定于立柱Ⅰ2上,液压缸Ⅱ6固定于立柱Ⅱ3上,凸模体7和凹模体8设于导轨14上,可沿导轨14自由移动,凸模体7与液压缸Ⅰ5的活塞杆连接,凹模体8通过支座11与液压缸Ⅱ6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凸模体7通过螺座Ⅰ9上的锁紧螺母Ⅰ12与液压缸Ⅰ5的活塞杆连接,凹模体8与支座11连接,支座11通过螺座Ⅱ10上的锁紧螺母Ⅱ13与液压缸Ⅱ6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凸模体7和凹模体8的相对面上均设有由板心向外的射线纹络。
本实用新型所述阴极板校平压纹装置的工作过程:当带挂钩的步进传送链把上工序组装好的铅电解阴极输送到凸模体7和凹模体8之间后,液压缸Ⅰ5和液压缸Ⅱ6同步伸出,驱动凸模体7和凹模体8相向运动,凸模体7和凹模体8压紧阴极板并保压一定时间后液压缸同步退回,带动凸模体7和凹模体8复位,传送链将压制好的铅阴极送入下一道加工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全液压驱动,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设备制造及维护成本低;
(2)采用光、机、电、液一体化控制,实现自动化作业;
(3)整形效果好,板面平直、压纹清晰,刚度提高明显;
(4)校平、压纹速度和压制力可无级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立柱Ⅰ,3-立柱Ⅱ,4-拉杆,5-液压缸Ⅰ,6液压缸Ⅱ,7-凸模体,8-凹模体,9-螺座Ⅰ,10-螺座Ⅱ,11-支座,12-锁紧螺母Ⅰ,13-锁紧螺母Ⅱ,14-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阴极板校平压纹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Ⅰ2、立柱Ⅱ3、拉杆4、液压缸Ⅰ5、液压缸Ⅱ6、凸模体7、凹模体8、支座11、导轨14,在底座1上设有立柱Ⅰ2、立柱Ⅱ3和导轨14,导轨14位于立柱Ⅰ2和立柱Ⅱ3之间,立柱Ⅰ2和立柱Ⅱ3之间通过拉杆4连接,液压缸Ⅰ5固定于立柱Ⅰ2上,液压缸Ⅱ6固定于立柱Ⅱ3上,凸模体7和凹模体8设于导轨14上,可沿导轨14自由移动,凸模体7与液压缸Ⅰ5的活塞杆连接,凹模体8通过支座11与液压缸Ⅱ6的活塞杆连接,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凸模体7通过螺座Ⅰ9上的锁紧螺母Ⅰ12与液压缸Ⅰ5的活塞杆连接,凹模体8与支座11连接,支座11通过螺座Ⅱ10上的锁紧螺母Ⅱ13与液压缸Ⅱ6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凸模体7和凹模体8的相对面上均设有由板心向外的射线纹络。
本实施例所述阴极板校平压纹装置的工作过程:当带挂钩的步进传送链把上工序组装好的铅电解阴极输送到凸模体7和凹模体8之间后,液压缸Ⅰ5和液压缸Ⅱ6同步伸出,驱动凸模体7和凹模体8相向运动,凸模体7和凹模体8压紧阴极板并保压一定时间后液压缸同步退回,带动凸模体7和凹模体8复位,传送链将压制好的铅阴极送入下一道加工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南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南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3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厚壁双金属三通管冷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锅子卷边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