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处理组块及采用此组块的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3401.4 | 申请日: | 2014-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元科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处理 采用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生物处理组块及采用此组块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水处理中生物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生物处理设施大多于现场建造池体,施工时间长,建造费用高;部分采用一体化设备,运输不便,工程造价高,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方便折卸及运输,施工时间短,并大幅降低工程造价的生物处理组块及采用此组块的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生物处理组块,其包括两个以上的箱体,所述相邻两个箱体通过对应设于两个箱体接触面上的凹凸槽连接,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或过滤网,所述箱体内设有微生物菌群,所述微生物菌群固定化于载体上。
所述载体为轻质陶粒滤料、活性炭颗粒、橡胶颗粒、高效纤维束或纳米复合聚氨酯泡沫,结合了物理吸附和微生物菌群处理过程,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管理方便和运行成本低等。
所述载体为微胶囊,所述微胶囊为缓释型,采用缓释型微胶囊作为微生物菌群的载体,能够在需要微生物菌群起作用时,才使微生物菌群从微胶囊中释放出来,能够有效保障微生物菌群的稳定性,减少微生物菌群与不必要的物质接触,提高微生物菌群的利用率。
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生物处理组块,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防渗层,池体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人孔,所述池体侧壁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池体设有进水口的相对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生物处理组块设于池体内。可在水处理装置的现场对生物处理组块进行组装,减少施工时间,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相邻两个箱体接触面上的凹凸槽将相邻的两个箱体进行连接,方便对生物处理组块进行拆卸、组装以及运输,使生物处理组块能够在需要使用的现场组装,减少施工时间,能够减低工程造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降低成本。箱体内的微生物菌群,能够大大提高对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处理组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处理组块应用于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生物处理组块1,其包括两个以上的箱体11,所述相邻两个箱体11通过对应设于两个箱体11接触面上的凹凸槽111连接,所述箱体1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或过滤网112,所述箱体11内设有微生物菌群,所述微生物菌群固定化于载体12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箱体11的个数;箱体11之间对应设于两个箱体11接触面上的凹凸槽111连接,方便对生物处理组块1进行拆卸、组装以及运输,使生物处理组块1能够在需要使用的现场组装,减少施工时间,能够减低工程造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降低成本。箱体1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或过滤网112,方便微生物菌群与水等接触;箱体11内的微生物菌群能够大大提高对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处理效率;采用固定化技术,微生物菌群不易脱落,既提高了微生物菌群浓度,又避免了在应用时造成箱体11侧壁上的通孔或过滤网112的堵塞。
所述载体12第一种情况为轻质陶粒滤料、活性炭颗粒、橡胶颗粒、高效纤维束或纳米复合聚氨酯泡沫,此种情况结合了物理吸附和微生物菌群处理过程,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管理方便和运行成本低等。
所述载体12第二种情况为微胶囊,所述微胶囊为缓释型,采用缓释型微胶囊作为微生物菌群的载体,能够在需要微生物菌群起作用时,才使微生物菌群从微胶囊中释放出来,能够有效保障微生物菌群的稳定性,减少微生物菌群与不必要的物质接触,提高微生物菌群的利用率。
采用上述生物处理组块1制成的水处理装置2,根据图2所示,此水处理装置2包括上述的生物处理组块1,所述水处理装置2还包括池体21,池体21可为埋地式池体,既将池体21埋于土壤3下,所述池体21内设有防渗层22,池体21顶部设有盖体23,所述盖体23上设有人孔24,所述池体21侧壁上端一侧设有进水口25,池体21设有进水口25的相对侧设有出水口26,所述生物处理组块1设于池体21内。
采用以上水处理装置2,待处理水经进水口25流入水处理装置2,流经生物处理组块1时,通过生物处理组块1中微生物菌群对待处理水进行处理,如载体12采用第一种情况,还可以通过载体12的物理吸附作用对悬浮的物质等进行吸附,处理后的水经出水口26流出。盖体23上的人孔24可方便观察水处理装置2内的情况,以及对水处理装置2进行维护,同时可以通过人孔24对池体21进行通气,增加池体21内氧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元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元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3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量点滴药水瓶
- 下一篇:模拟芬顿-超声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