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消偏振分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3325.7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2B5/3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偏振 分光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消偏振分光器件。
背景技术
消偏振分光棱镜是探测技术中的重要元件之一。当光线斜入射时,由于薄膜每一个分界面处电场和磁场的切向分量连续,使得薄膜对偏振光P分量和S分量表现出不同的有效折射率,膜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振效应,尤其在胶合棱镜中更加明显。该偏振效应在许多光学系统中广泛应用,可以利用该效应制成偏振分束器等光学偏振器件;但同时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这种偏振效应是有害的。
目前业内常通过多种介质材料的组合来制备消偏振分光棱镜,并且设计出来的膜系结构层数多且为非规整结构,给产品的镀膜制备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考验;而且随着中心波长的增加,特别是对于红外波长消偏振分光棱镜,其要求的膜层总厚度更是直接影响到批量生产的效率和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膜系设计的难度、减少膜系层数和厚度,便于设计、容易制备的红外消偏振分光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红外消偏振分光器件,它包括入射镜片、出射镜片以及夹合在入射镜片和出射镜片之间的红外消偏振分光膜;所述红外消偏振分光膜是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两者依次交替贴合而成的多层分光膜,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为半导体材料Si或金属材料Ge,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为半导体材料Si或金属材料Ge,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低于上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
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为SiO2、MgF2、Al2O3材料;
所述红外消偏振分光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依次交替蒸镀在入射镜片或出射镜片的一面层上,蒸镀有红外消偏振分光膜的入射镜片或出射镜片再通过光学胶水或光胶技术与出射镜片或入射镜片粘合。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选用了Si或Ge这类折射率更高的材料,其同低折射率材料更大的折射率差异能有效降低膜系设计的难度、减少膜系层数和即厚度,便于设计、容易制备、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膜系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放大图标中的红外消偏振分光膜2为若干层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依次交替贴合而成。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光谱设计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路图。
标号说明:1-入射镜片,2-红外消偏振分光膜,3-出射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消偏振分光器件,它包括入射镜片1、出射镜片3以及夹合在入射镜片1和出射镜片3之间的红外消偏振分光膜2;所述红外消偏振分光膜2是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两者依次交替贴合而成的多层分光膜,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为半导体材料Si或金属材料Ge,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低于上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
上述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一般就都选用在红外波段内吸收小、透过率高的材料。
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为介质材料SiO2、MgF2、Al2O3。
所述入射镜片1和出射镜片3均为直角棱镜片,所述红外消偏振分光膜2贴合在两块直角棱镜片的斜面之间。
所述入射镜片1和出射镜片3均为45度等腰直角棱镜片。
所述入射镜片1和出射镜片3的材料为同质的玻璃材料。
所述红外消偏振分光膜2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依次交替蒸镀在入射镜片1或出射镜片3的一面层上,蒸镀有红外消偏振分光膜2的入射镜片1或出射镜片3再通过光学胶水或光胶技术与出射镜片3或入射镜片1粘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红外消偏振分光棱镜的技术指标为:
本实施例中,红外消偏振分光棱镜的入射镜片1和出射镜片3的介质材料为FS石英玻璃或K9玻璃,尺寸为20*20的两个45度等腰直角棱镜。
本实施例中选用的红外消偏振分光棱镜的光谱指标为:
Tp=Ts=50+/-5%@1550=/-20nm,Rs=Rp=50+/-5%@1550=/-20nm,如图3所示,入射光相对入射镜片1的直角棱镜斜面呈45度角(既垂直棱镜一直角面)对玻璃介质入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3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学影像上的观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