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炉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3128.5 | 申请日: | 2014-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林顺洪;朱新才;严欣平;周雄;李长江;柏继松;季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3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装置 | ||
1.一种复合炉排装置,其特征在于:炉排支撑框架(4)具有左右两根对称设置的纵梁(4a),在炉排支撑框架(4)上设置有标准炉排模组,该标准炉排模组由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多级标准炉排模块(5)组成,各标准炉排模块(5)均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每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均由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构成,第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固定于第一横梁(4b)上,后端固定于第二横梁(4c)上,所述第一横梁(4b)和第二横梁(4c)均横跨在两根纵梁(4a)的上方,各横梁(4b、4c)的端部通过槽钢与对应的纵梁(4a)相固定,后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搭接在前一级活动炉排的背面,除第一级外,其余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后端固定于对应设置的第三横梁(4d)上,第三横梁(4d)的端部套装于立柱(4e)上,立柱(4e)的下端与纵梁(4a)相固定;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前端搭接于同级固定炉排的背面,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炉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后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活动炉排后方设有接料板(3),该接料板(3)通过螺栓与炉排支撑框架(4)相固定,接料板(3)上供螺栓穿过的孔为上下走向的长条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炉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均由基体(5a)及背板(5b)构成,所述背板(5b)位于基体(5a)的上方,在背板(5b)与基体(5a)之间设有左右两组高度调整块(5c),每组高度调整块(5c)分为前中后三个,所述基体(5a)、高度调整块(5c)和背板(5b)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炉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为驱动油缸或驱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31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除渣系统
- 下一篇:燃气滞后的层状进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