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倚墙提升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2891.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萍;程寒飞;徐云辉;吴天福;刘通;刘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倚墙提升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底曝进行曝气充氧,底曝装置都是采用全池统一布置,将成百上千的管式或盘式曝气器固定安装在池底布管上,一旦发生曝气膜片破裂或堵塞,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必须停机并将氧化沟清空,即将氧化沟中数千立方的污水放光,方可进行维修或更换,极大地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节能减排实为空谈。如果将成百上千的管式或盘式曝气器分成若干单元安装在曝气池底,一旦某个单元的曝气管或曝气盘发生堵塞或损坏需要更换时,仅需将该曝气单元通过提升机构提到水池水面以上便可进行维修或更换,而不需停机排空,真正达到省时、节能。
大多情况下,氧化沟中的隔墙高5~6米、宽40~50cm、长数十米,具有高、窄、长的特点,提升架安装、固定、平衡的条件极不具备,安全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墙体上固定和保持平衡的倚墙提升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倚墙提升架,包括矩形底座,底座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底座的四个直角位置的四根立柱,其中所述矩形底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伸缩管,所述伸缩管沿所述套管的中心轴方向滑动,所述矩形底座上还设有对所述伸缩管限位固定的定位夹紧块;所述底座固定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矩形底座前端部的至少两根第一夹管,所述矩形底座前端部为矩形底座的与设置所述套管的两侧相邻的端部,所述矩形底座的与设置所述套管的两侧相邻的另一个端部为矩形底座后端部;沿所述套管中心轴方向的两根所述立柱共同连接一斜拉杆,四根所述立柱上共连接了两个所述斜拉杆,在所述矩形底座前端部的两所述立柱或所述矩形底座后端部的两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一卷扬机,两所述斜拉杆之间设置一滑轮,一钢丝绳通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卷扬机连接,所述钢丝绳为第一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固定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伸缩管尾部的两第二夹管,所述伸缩管尾部为所述伸缩管上距离所述矩形底座前端部最远的端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夹管和所述第二夹管均为可拆卸夹管。
优选地,所述斜拉杆上连接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上设有第二偏心夹块,所述第一钢丝绳上设有第一偏心夹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底座后端部的至少两个固定孔。
另外,所述矩形底座的底部设置车轮。
本实用新型用矩形底座上的第一夹管和伸缩管上的第二夹管,使得矩形底座与墙体稳定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实现了倚墙提升架在高、窄、长的墙体上固定和保持平衡;本实用新型用矩形底座上的第一夹管和固定孔,实现了倚墙提升架在较宽阔的墙体上固定和保持平衡。本实用新型用卷扬机和滑轮的组合使用,实现了将需提升设备提升至合适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倚墙提升架的矩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倚墙提升架的实施例1提升需提升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倚墙提升架的实施例2提升曝气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倚墙提升架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矩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倚墙提升架包括由矩形底座1、分别设置在矩形底座1和伸缩管3上的两根第一夹管4a和两根第二夹管4b、设置在矩形底座1的四个孔14内的四根立柱6。其中,矩形底座1的相对两侧设置套管2,套管2内设置了沿套管2中心轴方向滑动的伸缩管3,在矩形底座1上还设置了对伸缩管3进行限位固定的定位夹紧块5;第一夹管4a和第二夹管4b为本实施例中的底座固定装置,第一夹管4a和第二夹管4b均为可拆卸夹管;两根立柱6之间设有一卷扬机7,沿套管2中心轴方向的两根立柱共同连接一斜拉杆8,这样的话,四根立柱上共连接了两个斜拉杆,两所述斜拉杆8之间设置一滑轮9,所述卷扬机和所述滑轮上共同设置一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为第一钢丝绳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2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