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2480.7 | 申请日: | 2014-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4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云;朱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军云 |
| 主分类号: | B62K19/02 | 分类号: | B62K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湖南省娄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碳纤维 自行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上的部件,特别是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其造价低廉,维修简单,使用方便,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形成了巨大的自行车消费市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快发展,自行车已不仅仅是交通和运输工具,已具有集健身、旅游、竞赛等多种功能。自行车档次的高低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和做工。典型的低、中、高档自行车构架分别由碳钢、铬钼合金及铝合金和碳纤维制造。碳纤维是新型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质量轻、高强度、高刚度、高弹性模量、减振性好、耐疲劳和耐腐蚀等特性,而且具有可设计性和易成型性,从而使设计的结构有更高的结构效率。
申请号为CN20122068598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体式自行车架,包括前叉管、立管及设置于所述前叉管和立管之间的车体横梁,所述立管下端设有中轴管,所述立管上设置了立叉,所述立叉上设置了一道加劲肋,所述中轴管和立叉之间设有后平叉。所述车体横梁的横截面为U 型,所述车体横梁的上表面为直梁,下表面为曲梁,所述曲梁延伸与中轴管相连接。
这种技术应力集中,尤其是横梁部分受力强度大,单一结构不利于保证车身的稳固性,且体积大,重量大,阻碍产品性能,立叉尺寸短,限制车轮的长度,产品部件加工繁琐,增加产品制作成本加工工时过长,制作周期长,增加人工成本,产品制作粗糙,造型老旧,缺乏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由头管、上管、中管、下管、上叉和下叉一体式成型,所述上管、中管和下管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中管、上叉和下叉组成正三角形结构,所述前叉由支撑管、骨叉和勾叉一体式成型,所述骨叉由上部至下部逐渐缩小,所述勾叉为倒“U”字形。车架及前叉为碳纤维材料。
进一步的,上叉和下叉外表面设为旋转曲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减低生产成本;
2. 简化人员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 减少机台设备的使用;
4. 提高产品性能,使用更安全;
5.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优良的减振性、耐疲劳和耐腐蚀等优异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1.头管,2.上管,3.中管,4.下管,5.上叉,6. 下叉,7. 支撑管,8. 骨叉,9. 勾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开沟机清沟板的优选实施例,包括:车架本体、前叉,其结构特点是:车架由头管1、上管2、中管3、下管4、上叉5和下叉6组成的一体式成型,上管2、中管3和下管4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结构使其更稳固,中管3、上叉5和下叉6组成正三角形结构,使其受力更均匀,抗压性更强,前叉由支撑管7、骨叉8和勾叉9一体式成型,骨叉8由上部至下部逐渐缩小,勾叉9为倒“U”字形,所述车架本体及前叉为碳纤维材料,是车身更轻盈,上叉5和下叉6外表面设为旋转曲面。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实施例在制作中,采用一体式成型,无接口,材料搭接更顺畅,减少产品因撞击问题产生断裂,大大提高产品力学性能,使用更安全。整个制作过程节约胶合工序,使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减短,节约人工成本,减少辅助机台设备的使用,整车加工制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云,未经杨军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2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运维船的座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汽车底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