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预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2444.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齐杰;张君鸿;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充电系统采用开关导通预充电电阻,从而给负载侧电容充电,充电过程中,负载侧电容的电压不断上升,使得预充电电阻的电流逐渐变小,及电容的电压上升速度随预充电时间而逐渐变缓,而且开关的控制速度慢,当发现负载侧有问题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导致预充电电阻温度过高而烧毁预充电电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预充电电路,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用预充电电路,包括电源、电源输出控制开关和负载侧电容,所述电源正极串联电源输出控制开关,电源输出控制开关串联负载侧电容,负载侧电容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控制开关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阻,所述预充电电阻连接有电子管,所述电子管漏极连接到电源正极与电源输出控制开关之间,所述电子管源极与预充电电阻串联,所述电子管栅极输入脉冲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靠性高,预充电时间短,可以通过控制电子管的导通占空比,可以使预充电电阻的电流恒定,从而使得负载侧电容的电压上升速度不随预充电时间的延长而变换,电子管的控制速度较开关的控制速度更快,当发现负载侧有问题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避免预充电电阻温度过高而烧毁预充电电阻。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预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1、电源;2、电源输出控制开关;3、负载侧电容;4、预充电电阻;5、电子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预充电电路,包括电源1、电源输出控制开关2和负载侧电容3,所述电源1正极串联电源输出控制开关2,电源输出控制开关2串联负载侧电容3,负载侧电容3另一端与电源1负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控制开关2两端并联有预充电电阻4,所述预充电电阻4连接有电子管5,所述电子管5漏极连接到电源1正极与电源输出控制开关2之间,所述电子管5源极与预充电电阻4串联,所述电子管4栅极输入脉冲信号。
具体使用时,通过电子管5控制预充电电阻4,来给负载侧电容3充电,当负载侧电容3充好电后,闭合电源输出控制开关2,从而完成系统上电操作。通过调节电子管驱动脉冲的占空比,可以控制预充电电阻的电流,从而快速的完成预充电操作。预充电电阻电流由高频开关控制,保证电流恒定,预充电电阻阻值根据充电末期电压来选择。
系统实时测量出电源两端的电压V1和负载侧电容两端的电压V2,根据V1与V2 的电压差,计算出电子管的占空比,控制好预充电电阻的电流,给负载侧等效电容充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预充电电路,通过高频的脉冲来实现预充电电阻电流的恒定,从而降低预充电时间,规避预充电电阻烧毁的可能性,本设计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快速可靠的实现预充电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2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