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亲贝培育用浮动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2148.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杜美荣;蒋增杰;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高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浮动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亲贝培育用浮动网箱。
背景技术
一般贝类亲贝培育中,大部分采用类似于海区扇贝养殖方式的网笼养殖,网笼为8-12层不等,用竹竿悬挂于亲贝培育池中,扇贝残饵和排泄物等直接残留于池水中,残饵、粪便和老化藻类等在重力作用下,沉到池的底部。大量排泄物、残饵及老化藻类等有机物沉淀池底,腐烂分解而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造成亲贝培育池底层水体恶化,此种亲贝培育方式底层亲贝死亡率较高,造成种贝损失。同时,该种亲贝培育方式不方便观察亲贝,观察亲贝时,需要将整根竹竿上悬挂的大约4-5笼亲贝全部提起,即将繁殖的亲贝,在培育后期这种露空的刺激有类似阴干的效果,容易造成亲贝的早产、流产等,使得亲贝在性腺未完全发育成熟就部分产卵排精,无法获得大批量高质量的受精卵,造成损失。网笼养殖的亲贝,尤其是扇贝类,个体之间容易相互咬合,由于不能实时的观测扇贝的养殖情况,无法及时将咬合扇贝分开,造成亲贝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亲贝培育用浮动网箱,将亲贝养殖于本发明浮动网箱中,以便亲贝能够更好利用表层优质饵料和良好的水质,解决现有室内亲贝培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亲贝培育的成活率,促进性腺发育。观察亲贝性腺发育情况时,浮动网箱的移动性好,并可以单独取放某一个亲贝,防止观察亲贝的过程中对亲贝形成露空刺激,造成部分亲贝的早产、流产。同时,使用本发明网箱进行亲贝培育能有效防止亲贝咬合,能够及时发现咬合亲贝并分开,减少因咬合造成的损失。该装置制作简单,使用简易、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亲贝培育用浮动网箱,该网箱包括框架、网衣、浮球和加强筋;所述框架是由PVC管、弯头以及三通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结构,用于支撑网衣,网衣张开后是一个缺少上顶面的长方体网筐,网衣的规格与框架的规格相同,网衣固定在框架内,网衣缺少的上顶面位于框架顶端,使网箱浮于水上时顶端是敞开的,浮球固定于长方体结构框架顶端的四根管上,加强筋固定于框架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的加强筋是4根,分别平衡于框架的长度边和宽度边,并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由长度为1-1.5m和30-50cm的PVC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在亲贝培育过程中使用本装置,使得网箱可以漂浮于水面,将亲本贝类养殖于浮动网箱中,布于底面积大且焊接加强筋的一面,并避免挤压,以便亲贝能够更好利用表层优质饵料和良好的水质,所述网衣固定在框架内,用以防止贝类逃跑或漏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网箱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
(2)本发明发明网箱全部采用PVC材料的关键焊接而成,材料价格低廉,制作成本较低。
(3)本发明发明网箱在使用时,亲贝能够充分利用上层水体中的优质饵料,对亲贝的促熟效果非常好,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4)能有效防止亲贝咬合,并能及时发现咬合亲贝并分开,减少因咬合造成的损失。
(5)观察亲贝性腺发育情况时,浮动网箱的移动性好,并可以单独取放某一个亲贝,防止观察亲贝的过程中对亲贝形成露空刺激,造成部分亲贝的早产、流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网箱的结构示意图:1框架,2网衣,3浮球,4加强筋。
图2本发明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容作进一步解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亲贝培育用浮动网箱,如图1、图2所示,该网箱包括框架1、网衣2、浮球3和加强筋4;所述框架是由PVC管、弯头以及三通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结构,用于支撑网衣,网衣张开后是一个缺少上顶面的长方体网筐,网衣的规格与框架的规格相同,网衣固定在框架内,网衣缺少的上顶面位于框架顶端,使网箱浮于水上时顶端是敞开的,浮球用泡沫制成,固定于长方体结构框架顶端的四根管上,加强筋固定于框架的底部。
所述组成框架的管直径为3cmPVC管,框架的规格为1.2m*1.2*0.4m。
所述的加强筋是直径为3cmPVC管,共4根,通过焊接固定于框架的底面,其中2根平衡于框架的长度边,另外2根平衡于框架的宽度边,并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2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葵花籽仁肉松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膳的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