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聚四氟乙烯用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0372.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许益生;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中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4 | 分类号: | B04C5/04;B04C5/103;B04C5/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24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聚四氟乙烯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聚四氟乙烯用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超微粉是通过特殊方法得到的低分子量的微米级聚四氟乙烯白色超细粉末,它不但基本保持着PTFE的优良特性,而且还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结晶度高、分散性好,易于均匀地域其他材料混合,可用于塑料部件、涂料、润滑油及石蜡等材料,应用范围及广,市场价值高。在得到聚四氟乙烯超微粉过程中,需要进行一整套的粉碎系统,包括气流粉碎机、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粗颗粒的聚四氟乙烯超微粉需经过气流粉碎机相互对撞粉碎,将合格的聚四氟乙烯超微粉随气流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收集。但目前在收集聚四氟乙烯超微粉时发现旋风分离器筒体内部被腐蚀,在离心力作用下,出现聚四氟乙烯超微粉附着于旋风分离器筒体内壁上,造成收集聚四氟乙烯的浪费,同时发现在排出的气体中还存在着少量的聚四氟乙烯超微粉原料,无法再对这些粉末进行再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聚四氟乙烯用旋风分离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保证聚四氟乙烯超微粉均从出料口排出,避免出现聚四氟乙烯超微粉附着于筒体内壁上,节省聚四氟乙烯原料,同时通过二次循环排入气体进行分离,节约原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聚四氟乙烯用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为一体结构,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第一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筒体上设有筒体凸起,筒体凸起设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下方,筒体凸起的内侧设有弹性膜,弹性膜与筒体凸起的内侧形成缓冲内腔,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内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上端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与第一筒体的顶部密封连接,排气管的下端设有进气罩,排气管上设有螺旋翼片,螺旋翼片设于密封板与进气罩之间,第二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
进一步,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呈锥形状。
进一步,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进气方向相反,第一进气口设于第二进气口的下方。
进一步,第一筒体上设有静电式再循环器。
进一步,排料口中倾斜设有缓冲板,缓冲板均匀分布于排料口内侧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筒体凸起的内侧设有弹性膜,弹性膜与筒体凸起的内侧形成缓冲内腔,当将带有聚四氟乙烯超微粉的气流通入第一筒体内,气流通过螺旋翼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四氟乙烯超微粉被甩出,缓冲内腔对聚四氟乙烯超微粉进行缓冲作用,聚四氟乙烯超微粉在缓冲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掉落,避免出现聚四氟乙烯超微粉附着于筒体内壁上,节省了聚四氟乙烯原料,降低了制造成本;2、第一筒体上设有静电式再循环器,可对出气口排出的气体中进行二次循环排入筒体内,进行分离,节约原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3、排料口中倾斜设有缓冲板,缓冲板均匀分布于排料口内侧上,掉落的聚四氟乙烯超微粉可通过缓冲板进行缓冲作用,避免出现聚四氟乙烯超微粉外撒现象;4、采用两个进气口,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呈锥形状,提高了气体分离聚四氟乙烯超微粉的效率,加快分离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聚四氟乙烯用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筒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中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中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0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大型管式回转干燥机的稀油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