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0193.2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胡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弧形 表面 射频 识别 读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射频识别读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以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实现被标示物体的非接触自动识别,该技术克服视线效应限制、非干预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抗污损、可批量处理,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技术特点。按工作频率划分,射频识别设备可以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设备;按电源提供方式可以分为有源设备和无源设备。工作于低频和高频的射频识别设备典型识别距离为数厘米,工作于超高频和微波的射频识别设备典型识别距离为数米至数十米;有源设备成本较高,需要更换电池来维护系统,无源设备成本较低,使用寿命内无需更换电池、免维护。
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在我国社会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企业效益、加强公共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家颁布的多个发展规划文件中都明确强调射频识别产业应用的重要地位,同时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射频识别产业的发展,由政府主导的2007年特奥会、2008年奥运会以及2010年的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对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和成功实施,为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树立了良好的标杆作用。射频识别在物流管理、车辆管理、身份管理、会务管理、安全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具有影响性的、可复制的项目将在国内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
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设计需要在工作频段获得高增益已完成可靠识别的应用要求,而电子标签天线的响应频段十分敏感直接接触的介质,常会出现电子标签安置于一些物体表面就无法识别的问题。而对于射频识别读写器来说,电子标签将直接和射频识别读写器表面接触,会导致电子标签的响应频段偏移,而读写器发射的射频信号频段是按原响应频段设计的,不能够跟随电子标签的频率偏移而偏移,这样就会出现读写器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困难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电子标签不会与天线直接接触、电子标签工作在最佳射频区域、空间利用率高、紧凑美观的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其主要特点是,包括读写器接触面和读写模块主体,所述的读写模块主体内设置有射频识别天线,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设置于所述的读写模块主体的上方,且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与所述的读写模块主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弧形表面,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用于放置电子标签,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子标签限位装置,该电子标签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的电子标签进行限位。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读写器接触面为拱形,该读写器接触面的中间部位高于其两侧的部位。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读写器接触面中心部位的高度向其四周逐渐减小。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电子标签限位装置包括定位元件和承托元件,所述的电子标签通过所述的承托元件与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隔开,所述的定位元件对所述的电子标签进行限位。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定位元件包括横向定位部和纵向定位部,所述的横向定位部和所述的纵向定位部相互垂直,所述的电子标签沿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进行横向移动时由所述的横向定位部限位,所述的电子标签沿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进行纵向移动时由所述的纵向定位部限位。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承托元件分别与所述的横向定位部和纵向定位部相互连接,所述的承托元件为块状。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电子标签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的电子标签的四个直角的对应位置处。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定位元件和所述的承托元件为一体设置。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电子标签固定粘合于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或者,所述的电子标签限位装置与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为可拆式连接。
该具有弧形读卡表面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中的读写模块主体与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装置,该间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的读写模块主体与所述的读写器接触面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0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识
- 下一篇:可拆卸式具有触发功能的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