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颌骨骨膜牵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902.5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闫俊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地址: | 830013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颌骨 骨膜 牵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牙科,属于修复颌骨缺损,扩增颌骨的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颌骨骨膜牵张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大量的患者因为创伤、肿瘤切除和牙齿缺失等原因导致颌骨骨量严重不足,从而造成面部塌陷,口腔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类患者需要扩增颌骨,进行种植义齿修复。牵张成骨是目前临床上修复颌骨缺损的主要方法。
现有的牵张成骨技术是使用颌骨牵张器来完成的。这种牵张器需要在骨质缺损区截骨,形成骨转运盘,用牵张器牵引转运盘,以达到在骨断端间缓慢成骨的目的。这种牵张器设计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颌骨骨膜牵张器,其结构合理,手术操作方便,可以扩增颌骨,修复颌骨缺损,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颌骨骨膜牵张器,包括钛网,在牙槽骨的嵴顶上安装着深入牙槽骨的牵引钉,牵引钉的结构为螺钉的上端设置着台肩,在台肩的上部设置着六角头;在牙槽骨上包裹着钛网,牵引钉的六角头从钛网的网眼伸出,牵引钉的台肩与钛网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颌骨牵张器的上述不足来设计完善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对颌骨骨膜的生物学特性的认知为基础。颌骨骨膜具有潜在的成骨能力,当颌骨骨膜以一定的速率被缓慢提升起来的时候,它的下方可以形成新生的骨质。据此理论,我们设计了这种骨膜牵张器,设计合理,手术操作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手术费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手术过程:
牙槽骨表面牙龈切开,翻起粘骨膜瓣,充分暴露骨面。测量骨面大小,将钛网修剪成相应大小能严密包裹骨面。移除钛网。在牙槽骨嵴顶植入牵引钉,使牵引钉肩台与骨面紧密接触。将塑性好的钛网借网眼安装在牵引钉头部,钛网与周围骨面形成紧密接触,关闭粘骨膜瓣,将牵引钉头部自切口露出。一周拆线,二周开始牵张钛网。根据缺损牙槽骨的高度决定牵张的次数和天数,原则是每天牵张0.5mm,即逆时针旋转牵引钉1/2圏。具体方法:将起子安放在暴露的牵引钉头部,逆时针旋转1/4圏,每天2次。牵张结束后稳定2月,拆除牵张器的同时进行种植义齿修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手术操作方便,实现了扩增颌骨,修复颌骨缺损的目的,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手术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牵引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颌骨骨膜牵张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钛网2,在牙槽骨1的嵴顶上安装着深入牙槽骨1的牵引钉,牵引钉的结构为螺钉3的上端设置着台肩4,在台肩4的上部设置着六角头5;在牙槽骨1上包裹着钛网2,牵引钉的六角头5从钛网2的网眼伸出,牵引钉的台肩4与钛网2相配合。牵引钉的总长度为9.7-12.7㎜,其中:螺钉3的长度为6-9㎜,螺钉3的直径为2㎜,六角头5的长度为2.5-3㎜。在螺钉3上设置的螺纹为锯齿形螺纹,其中:螺距为0.6㎜,螺纹高为0.35㎜,锯齿形螺纹的齿根为圆弧面,齿根圆弧面的圆弧半径R1为0.1毫米,锯齿形螺纹工作面牙斜角问3°,非工作面为向内凹的圆弧面,向内凹圆弧面的圆弧半径R2为0.4㎜,非工作面牙斜角为35°。牵引钉台肩4的直径为2.5㎜,厚度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