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混结构体外无粘性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9805.6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来;吴惠平;田龙忠;董平;于文轩;林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地鼎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体外 粘性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混结构体外无粘性加固装置,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牢固程度,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现有建筑不断退化,安全隐患现象日趋严重,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亟需对现有建筑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结构体外无粘性加固装置,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钢混结构体外无粘性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包括钢筋结构梁板体、锚固板、承重柱和楼面结构层钢筋;钢筋结构梁板体凿有与水平面呈30°角的预制槽,锚固板埋设于预制槽内,并搁置于承重柱侧根部、下嵌至楼面结构层钢筋表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筋线,筋线穿于锚固板和钢筋结构梁板体外。
首先将钢筋结构梁板体凿出与水平面呈30°角的预制槽,锚固板埋设于预制槽内,并搁置于承重柱侧根部、下嵌至楼面结构层钢筋表层。沿侧渠按照锚固板孔位钻成45°角。穿筋线应一边先穿到位,再穿另一边,并放置转向块和护角块。转向块和护角块外直角应为圆弧面,保证钢缆线平滑转向,且收紧钢缆线,调整护角块和转向块。分级张拉锚固,张拉控制预应力设计值:梁ócon=0.5ptk;板ócon=0.4ptk。张拉后,迅速进行锚紧封闭处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牢固度,操作简便、人力投入少、技术先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钢混结构体外无粘性加固装置,包括钢筋结构梁板体1、锚固板2、承重柱4和楼面结构层钢筋5;钢筋结构梁板体1凿有与水平面呈30°角的预制槽,锚固板2埋设于预制槽内,并搁置于承重柱4侧根部、下嵌至楼面结构层钢筋5表层。筋线3穿于锚固板和钢筋结构梁板体外。
首先将钢筋结构梁板体凿出与水平面呈30°角的预制槽,锚固板埋设于预制槽内,并搁置于承重柱侧根部、下嵌至楼面结构层钢筋表层。沿侧渠按照锚固板孔位钻成45°角。穿筋线应一边先穿到位,再穿另一边,并放置转向块和护角块。转向块和护角块外直角应为圆弧面,保证钢缆线平滑转向,且收紧钢缆线,调整护角块和转向块。分级张拉锚固,张拉控制预应力设计值:梁ócon=0.5ptk;板ócon=0.4ptk。张拉后,迅速进行锚紧封闭处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牢固度,操作简便、人力投入少、技术先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地鼎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地鼎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